【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

ID:40280265

大小:17.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0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_第1页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_第2页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_第3页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_第4页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练习】《鸦片战争》(历史人教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鸦片战争》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A.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2、B.纠结法国发动战争C.决定对华资本输出D.提出划分势力范围3.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A.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工业革命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C.英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比中国强大D.清朝统治腐朽国内矛盾尖锐4.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

3、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5.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6.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头像中,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近代劫掠十二生肖青铜头像的侵略者是()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国军队D.德国军队7.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勒索赔款B.直接威胁

4、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C.为了争夺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D.英国在海上拥有绝对优势8.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9.9.下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

5、联军侵华战争10.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状态未发生改变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11.“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这段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

6、和《马关条约》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1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的理解是()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B.半殖民地是沦为殖民地的过程中保留了封建主义C.半封建是保留部分封建主义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仍保留一部分主权13.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阴凉,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A.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

7、关B.虎门销烟是近代化的先声C.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D.中国传统商品大量出口西方14.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A.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割香港岛给英国C.赔款2100万银元D.获得领事裁判权15.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类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材料表明()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力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转移C.《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目考查学生

8、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说“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但是不代表国人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根据“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可知他们对国门洞开已经接受,并未感到不安,故B项错误;根据“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知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