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冲卷面分析

黄志冲卷面分析

ID:40281873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黄志冲卷面分析_第1页
黄志冲卷面分析_第2页
黄志冲卷面分析_第3页
黄志冲卷面分析_第4页
黄志冲卷面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志冲卷面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街一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黄志冲本次期中考试的范围是七年级语文上册前三单元的内容和课外古诗词前三首,题型是本着中考模式来出的,整份试题既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教师今后的语文教学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宏观引导作用,特对本次考试进行比较客观深入的质量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班级成绩各项指标统计:本次272班参考人数有76人,语文平均分是8

2、5.4分,及格人数是63人,及格率是82.9%;不及格人数有13人。275班参考人数有72人,语文平均分是85.1分,及格人数是57人,及格率是79.2%;不及格人数有15人。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第1题在田字格中写一句话,2分,此题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拿到2分。第2题考查学生对课本中生字词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情况,此题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做错掉。第3题,考查学生对课本中生字字形的掌握,此题得分率很高,因为所考字词都是课文中学到的。第4题,考成语的运用

3、,辨别并选择用得不妥当一句。此题,学生得分率很低,原因是学生对这四个成语在相应的句子环境里理解不了才会导致他们做错。在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不知道成语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会理解成语但在理解句子时没有认真分析理解而出现错误。第5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诊断,给出4句,选择一句没有语病的句子。此题,学生也做得很糟糕,不能准确诊断句子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分辨不出哪一句没有语病,哪一句有语病。第6题,检测标点符号的使用。此题摘课文里的4句,由于出题时出错了,如果题目没有问题,那此题学生还是做不好。由此看出,

4、在平时还是要注重一些重要句子中符号的使用。第7题,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相应的横线上。这4句也都是出自课文中的句子,此题做错的学生不多,这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文本是否熟悉。第8题,含有9个小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此题多数学生能做到满分,有一部分学生拿不到满分是因为背不得或者写错别字。对后者今后要进一步落实到位,督促他们背诵和默写、听写训练。(二)语文综合运用。(8分)1、给老师提一条建议,写一句劝劝同学们的话。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忘记了称呼语,出现这些情况,在今后教学

5、中还要加强训练。2、有审题不清的现象:如第18小题,就是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并且要对例子进行简要分析,大多数学生只举例,不作分析而导致失分。3、书面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如第9至第11小题,都是表述题,有不少同学的答案虽然基本意思是对的,可就是词不达意,或是没有注意细节,如在答语中有错字、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不规范、句子不通顺等。(三)阅读理解(38分):1、归纳要点能力不强,如第12至第14小题,答案都是课堂上做过分析的,只需适当做出提炼理解就可以了,可是有的同学却因上课不专心,不会记笔记或作批注,导

6、致答案不完整或是不全面。2、对于问答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没有层次和条理,有的是不止一个问题,有的是答案有多个要点,因为没有条理导致白白的丢了分。3、评析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这类题目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如第12小题,因为方法不对,导致无从入手去分析。4、课外阅读,13分。此题学生做的非常不好,丢分太多了。通过我查看学生试卷后得知,学生丢分的原因是乱做,没有围绕着问题来作答,进而有看出学生之所以乱做,是因为他们根本就读不懂短文的文意,理解不来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总之,归结于在读

7、时没有认真去读,没有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读的遍数少了,所以也就不能掌握文意,进而也就做不来题。(四)作文题(50分)1、这是一道二选一的作文题目,学生有审题不清的现象,如在选择第一个题目的时候不会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的同学开头写的不精彩,结尾写得不精彩。3、有的作文是空泛的喊口号,整篇文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典型的事例作支撑。4、也存在通常出现的老问题,如书写不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语言不流畅等现象,这是作文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三、改进措施: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

8、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  古诗文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