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

ID:40283039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_第1页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_第2页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_第3页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_第4页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人教)探究式教学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溶液的形成》成都市二十中学化学组王开英张雪◆模式介绍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

2、奏。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教材分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课题的内容,是学生认识溶液的开始。虽然在生活和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溶液,但是没有从理性上认识溶液,所以本课题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酸、碱和盐的知识做好准备。因此,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思路说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液体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

3、、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汽油做溶剂的小实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探究水和乙醇互溶的实验,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别,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三个实验探究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视频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搭建支架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构建概念的能力;2、通过动手实验过程,提高学生掌握从实

4、验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旨引入课题展示无土栽培,提出使用的其中一种蕃茄的营养液从而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溶液思考、回答问题用新型的栽培技术,激发学生探知问题和学习的兴趣,引入课题。【板书】第九单元溶液(投影)课题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探究实验1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糖与100毫升水混合是

5、发生的现象观看溶解的微观过程分析食盐溶于水及观看微观过程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见副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1:糖和氯化钠溶解过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2:糖水和盐水任取一些是否一样?问题3: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糖水和盐水会有变化吗?分析、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板书】结论(投影)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透明混合物。归纳得出结论巩固加深理解记忆拓展视野问题1、溶液有没有颜色呢?2、均一、透明

6、、稳定的液体的溶液一定是溶液吗?回答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巩固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旨课堂练习1思考回答问题巩固知识点【板书】3、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液的命名: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举例:氯化钠的水溶液分析理解溶液的组成分析理解溶液的组成并命名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1:100ml酒精溶于100ml水中是否得到200ml酒精溶液?问题2:100g酒精溶于100g水中是否得到200g酒精溶液?回答问题对比体积和质量,加深理解和记忆【板书】V溶液≠V溶质+V溶剂m溶液=m溶质+m溶剂探

7、究实验2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水与碘,水与高锰酸钾,汽油与碘,汽油与高锰酸钾混合时发生的现象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见副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及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结论(投影)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归纳得出结论探究实验3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水与乙醇,高锰酸钾溶液与乙醇混合并震荡时发生的现象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见副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问题:实验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为什么?课堂练习2问题:如何确定溶质和溶剂?小组讨论

8、回答问题得出结论根据生活实例,巩固认识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板书】结论(投影)【板书】5.溶质和溶剂的确定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B一般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中,液体为溶剂C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是溶剂D两种液体互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