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

ID:40283563

大小:16.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_第1页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_第2页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冀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蒸腾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2、、气孔的开闭原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分组实验。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的夏日,人们总喜欢到旅游景点避暑,为什么呢?在晚上,许多老人喜欢在树下乘凉,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问题。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流动的,为什么?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学生:思考问题。【讲授新课】【讲授】一、探讨植物的蒸腾现象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前准备的

3、实验,看两个塑料袋的内壁上是否有水珠形成,判断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课前准备的实验以及它所产生的现象,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蒸腾作用的概念和场所。教师:观察叶片的结构,以及叶表皮上有哪些结构?想想各结构是如何控制调控蒸腾作用的?教师: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教薄。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进而总结蒸腾作用的过程。教师:天竺葵是一种陆生植物,叶的上表皮照到的阳光多,蒸腾作用快;下表皮照

4、到的阳光少,蒸腾作用慢。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而叶的上表皮气孔分布少,而下表皮气孔分布多。教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叶,只有1%左右供植物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99%左右的水分都变成水蒸气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想想这是否是一种浪费行为呢?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生活事例,探究其意义1、为什么把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事例2:我们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2、北方地区到了秋季植物为什么会落叶?3、刚移栽的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应该如何防止来保证

5、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分析事例,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教师:总结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师生通共同构建知识体系。(四)所堂练习教师:出示训练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反馈、释疑。◆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通过列举事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蒸腾作用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