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

ID:40283861

大小:20.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_第1页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_第2页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_第3页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_第4页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错误》(语文苏教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错误》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靖宇三中芦言美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光阴的故事”板块中的第三首诗歌。本课时旨在让学生在体悟现代诗歌的情感美的时候还能感受古典美、节奏韵律美、结构美,同时对古代诗歌、现代诗歌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掌握赏

2、析诗歌方法。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2、感悟文中内容,品析文中的意象。3、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平。4、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和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体会郑愁予的才华。2、体会郑愁予诗歌中浓郁的古典美,清新优美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所表现的出的优美意境和感情。【教学难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2、

3、把握具有传统中国韵味的意象塑造。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PPT。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和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3、学生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播放罗大佑的《错误》。2、李清照《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从中我们能感悟到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今

4、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首用现代语言写就的思妇诗,它和我们刚听过的那首歌是一个名字,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主题,通过同一类诗引出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二、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郑愁予当代著名诗人,原名郑文韬,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2、创作背景

5、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期,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

6、去探索。”【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者创作的原因和思想,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全面地理解诗歌。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欣赏诗歌朗诵视频,感受古典美、节奏韵律美。《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2、提问:听课文朗读,思考诗中蕴涵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个女子为爱人痴痴等候的容颜比春天更美丽。青石板

7、的街道上响起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的爱人归来,揭开窗帷抬眼望去,却只是一个陌生的男子。3、提问:讨论这首诗中出现的“我”和“你”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明确:我:多情的过客你:美丽、寂寞但坚贞的思妇4、提问:理解这首诗的标题为什么叫“错误”?为什么这个错误是美丽的?明确:(1)“我”不是江南女子等待已久的“归人”,我只是个“过客”;“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心中的希望。(2)“我”希望我就是那个“如莲花般”的女子等待的“归人”,可惜我不是。5、提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涉及的人物有几个?明确:时间:三月地点

8、:江南人物:我、你6、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明确: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四、细读课文,细致分析1、提问:“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中,“莲花的开落”比喻什么?明确: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此外,这是一个变化着的意象,既暗示了女子与“归人”分别的时间之长,又说明了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2、提问:找出描写诗歌中的这个“思妇”,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运用了哪些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