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

ID:40283945

大小:25.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_第1页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_第2页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_第3页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_第4页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风筝》(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巢湖市柘皋中学葛庆国老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鲁迅的《风筝》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可是,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远不止于此。这篇散文中,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作者以风筝为描述对象,借风筝抒怀、述志,风筝是情绪消长的线索,也是复杂思想感情的凝聚载体。【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本文在误解和冲突中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课前准备◆搜集资料,研读课文,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播放班得瑞的音乐《春》,营造气氛。)春天来了,让我们来到户外,在蓝天下,在青草地上,放飞我们的快乐。当风筝满天飘舞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舒畅!可此

3、时在鲁迅的眼里,风筝的浮动竟是一种惊异与悲哀,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一起去看个明白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课《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每个小朋友都放过的,放风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鲁迅先生却因童年关于风筝的一件小事而引发了无限深思。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伶仃(língdīng)虐(nüè)杀瑟(sè)缩荡漾(dàngyàng)嫌恶(xiánwù)傲(ào)然2.词语解释苦心孤诣:费劲心思,刻苦钻研,达到

4、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肃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瘦得不堪:意思是瘦得非常厉害。不堪,表示程度深。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3.作者名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在《鲁迅全集》里。4.背景追溯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野草》,共收作品23篇,此集是鲁迅在广州编成的,并于26日深夜写了《题辞》(散文诗)。19

5、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2)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3)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的事情。)(4)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文章记叙的顺序有

6、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倒叙、插叙)2.跳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感情线索。在北京的冬天看到天空中浮动的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发现弟弟竟瞒着“我”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感到愤怒;到了中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我”感到自责和忏悔;“我”希望能得到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越发沉重。(二)精读课文1.为什么文章第一段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点拨明确】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

7、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那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点拨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那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3.第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点拨明确】“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

8、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4.“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前面的什么事情?【点拨明确】因为看到这本书才使“我”恍然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