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

ID:40302198

大小:24.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_第1页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_第2页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_第3页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_第4页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星球地图)-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2.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3.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哪五种。4.分析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视频等了解海拔、相对高度及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会看计算、能说出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能分析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异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让我们来共同

2、学习吧!二、新课学习(一)海拔和相对高度概念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阅读天地中国水准零点:我国规定,采用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高度程基准面。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该高程基准面起算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标志位于青岛市,标志下观测井内直观地表示出我国海拔0米的水平面。计算视频:地面高度计算方法读图完成甲、乙两地的海拔各是多少?甲的海拔是:1500米;乙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1500米-500米=1000米学以致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上最

3、低的洼地死海海拔约为-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8844-(-415)=9259(米)答: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9259米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拓展延伸:海底地形示意图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大陆坡: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海岭:狭长延绵的大洋底部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km。海沟: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洋盆: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

4、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视频: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特点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拓展延伸:中华十大名山1.山东泰山、2.安徽黄山、3.陕西华山、4.江西庐山、5.山西五台山、6.四川峨眉山、7.西藏珠穆朗玛峰、8.台湾玉山、9.吉林长白山、10.福建武夷山。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拓展延伸:中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长白山地的延续部分,含有丰富的铁矿和菱镁矿。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它是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东南丘陵:中国三大丘陵之首,指中国东南部一带的丘陵,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

5、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拓展延伸:视频:中国的三大平原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拓展延伸:视频:中国的四大高原盆地: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拓展延伸:视频:中国的四大盆地归纳总结五种地形的特点比较:三、课堂小结知道了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及会计算这两个高度;陆地上有五种常见的地形,它们各有特点。四、课堂练习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地海拔为50米B.甲、丙的相对高度为150米C.丙地海拔为150米D.甲、乙的相对高度为50米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A.平原与高

6、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3.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B)A.盆地B.山地C.丘陵D.高原五、作业布置1.地图基本要素包括哪些?2.如何在地图上判定方向?3.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概念计算常见的陆地地形w.21-cn-jy.◆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有关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和相对计算;知道了陆地上有五种常见的地形,并利用图片学会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本节课学

7、习的知识含量不只有本节的内容,还收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2.知道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准确的找出山地基本地形部位。4.知道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各有什么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视频等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