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

ID:40308426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与模式的研究——空间与图形课型一、空间与图形课的类型细化   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包含了:图形的认识课、图形的测量课、图形的变换课和图形位置课四种类型。二、空间与图形课特点与原则(一)、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内容与分析1.新课标下的《空间与图形》与以往大纲教学目的的区别1.1凸显生活化和现实性。新课标将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几何”范畴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其目的是要加强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其出发点是以学生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空间作为学习的背景,引导学

2、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丰富表象、形成直觉思维,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2.凸显过程性与体验性。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新课标下的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突出了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实例。同样的知识点,新课标注重让学生感受实际意义,由认识、知道长度(面积)单位的硬性规定转变为经历长度(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体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由对面积公式的记忆与单纯计算转变为对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实际应用,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3、强调了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样的目标设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3.凸显实践性与应用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是新课标区别于大纲的又一个明显的特点。新课标在“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加强了实践活动与应用。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辨认、估计、测量、操作、观察、探索、描绘、设计、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做”中学习、理解数学,同时,新课标还强调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4.凸显开放性与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何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限制、学习方式被约束,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统一的方法来认识图形、学习几何证明。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

4、彰显,创新的热情得不到激发。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路径,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提倡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激活创新意识。(二)、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的特点  1.培养空间概念  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和素材。其次,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经验活动,注意到创作对发展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设计“拼图”、“花边设计”、“搭积木”等活动,让学生自主

5、创造,相互欣赏,感受图形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空间观念得到逐步的发展。  2.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情感体验  数学在涉及情感和表达方面与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数学教学一样,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艺的学习而忽视情感的作用同样会使艺术变得枯燥无味。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教材里得到了重视。如让学生通过找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平行四边形,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3.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非常少,教师也不注意适当培养。纵观国外,日本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测量”单元,

6、却有中国“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些内容在中国教材却十分少见。学习几何的价值不仅在于训练思维和它的实际应用,也在于它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揭示了几何的内在魅力,这也是几何吸引学生的实质。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数学文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4.逐步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依据“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的课程理念,新教材结合相关知识内容,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早期孕育、逐步渗透、层层深化的方式进行编排,使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认识。  5.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多

7、感官参与  新教材“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素材都取自生活中的原型,力求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方向与位置、旋转与平移、图形的认识等内容。小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之上,让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新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的编排利用了这一规律,安排了“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栏目,通过问题将活动与其背后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关系的理解上。(三)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的原则1.探究性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形式“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