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

ID:40310255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_第1页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_第2页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_第3页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但我国与创新型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体系的构建比较,简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等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方法、途径和机制的新思路。关键字: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

2、特征1.1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作者比较认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观点,他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2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学习习惯,能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石;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科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动下才可能萌发强烈的创新动机;而突出的实践能力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型人才还应具有很鲜明的个性和良

3、好的创新品质;此外,创新型人才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严谨的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造性能力等等。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应着重从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队伍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发、挖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笔者将其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了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环境四个要素。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模式的执行要素,它一般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校园环境包括了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软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和硬环境(教师队伍、校园规划、实验设施)。二、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创新

4、型人才体系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把推动自己国家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整个国家综合国立的主要战略。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于是成为了世界各国一流大学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不管是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是效果来看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1教育理念对创新型人才体系构建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人才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造力培养,它强调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思维技能,而不是突出对知识的记忆。尽管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它确实为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课程的多样性留有一定的空间。它为

5、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鼓励创造力的运用,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创造性的,甚至是怪异的想法,美国教师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这也是最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研究的。创新型国家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的想象力,实践动手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置疑,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意学生个性和创新的培养,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1.2探究性学习培养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探究性学习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模式。除了“苏格拉底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6、等传统的模式之外,还有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一年级讨论(seminar)、高峰体验课程(capstoneexperience)、探究性课程等。1.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1.4重视的跨学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个性的和谐、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国大学都力求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如美、英、法等国大学,广泛设置跨学科课程甚至跨学科辅修、跨学科专业。具体来说,有的大学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领袖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为此学校除了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外,还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多彩

7、的课余活动。有的学校则一方面强调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的同时,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规定所有本科生都要学习一年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克服大学专业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以保证培养出全面发展适应能力强的有用人才。三、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1)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学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渐渐演变成“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了“主讲者”,而学生成了接受灌输的被动群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因材施教的做法,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