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

ID:40313124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0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4页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通过论究“博雅”教育模式的产生以及历史沿袭过程,全面阐述其内涵、研究内容及方向,并细致分析“博雅”教育模式在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教学优势,并且对教育过程中因为个体及行业差异带来的不同接受程度进行了全面探讨,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检视和归纳,以期实现本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的功能最大化。一、课题研究意义在职业院校开设公共音乐类课程是由于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和不可代替的作用所决定的。从八十年代末国家教委就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必须把公共音乐教育课

2、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中,职业院校对此更应给予更加重视。这些年来,职业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从开设到正规,到现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一些职业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缺乏公共音乐的普及性特点,对于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职业院校由于音乐教育的师资匾乏,或是教学设施和教学场所限制,教学模式单调,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的要求;有些职业院校虽然师资和各方面条件较好,但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科学有效的设计;或由于缺乏对学生音乐基础现状的了解,导致所开公共音乐课程教与学脱节,不能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做到因材施教,难以受到学生欢迎。公共音乐

3、教育是经实践证明了的职业院校进行普及性音乐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实施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核心,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模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所以,对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培养的人材并非专门从事音乐或音乐教育工作,音乐类课程只是职业院校实施美育、加强修养、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模式上与专业音乐教育应有所不同。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层次较中小学生要高,从这一点上说,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也必然与中小学不同。所以,从所面对的这些问题看来,

4、本题的研究有其特殊性。国内目前对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可以说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上有必要向纵深深层次的研究发展。笔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并试图从实践这个层面,多角度对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博雅”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提出一个可供职业院校在开设公共音乐教育时可以参考的教育模式。二、研究综述1、“博雅”概述博雅教育,这个词在中国被译为“素质教育”,在台湾则被译为“通识教育”,香港则译得古典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博雅教育”。作为博雅来说

5、,“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他们的培养目的就是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通过不断地培养,让学生摆脱庸俗。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知识渊博、学识丰富的人。 无论是古罗马人的七艺还是中国儒家的六艺,都体现了一种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其中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中国儒家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

6、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博雅教育所涉足的范畴随着社会变迁其内容也有变化。虽然曾经只注重古典教育,但随着启蒙时代开始,科学及人文的地位提升,两者都纳入博雅教育的范畴。只有农业、商业、牙医、工程、医学、教育学及药剂学这些专科仍然被拒绝纳入博雅教育的范畴。在西方教育历史中,博雅教育的七大范畴被分为“三道”(初等级)和“四道”(高等级)两类。“三道”包括语法、修辞学及辩证法。“四道”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这些内容成了中世纪大学核心

7、课程。博雅教育从其教育目的来说,博雅教育正是精英所需要的学识及技能。博雅教育在启蒙时代之后被宣传为解放思想及破除成见,到今天,终于成了博雅教育的定义。在这一点上,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进行了总结,他的总结很是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博雅教育在中国普遍称为素质教育,在美国则称之为LiberalArtsEducation。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特别是高等教育师范院校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不断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2、对“博雅”

8、的研究对于博雅教育的实质性研究,学者们可谓众说一是。我国李曼丽等学者搜集了从19世纪初期博雅教育一词被提出以来到目前为止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及著名学者对博雅教育内涵的表述,共计50种左右。她运用理想类型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表述分别是从博雅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三个角度来界定博雅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