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ID:40317010

大小:6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31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_第1页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_第2页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_第3页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_第4页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与习题解答-蔡惟铮 第9章 集成振荡电路 9.3j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3.1RC文氏桥振荡电路9.3.1RC正弦波振荡电路9.3.2.双T型RC振荡电路*9.3.1RC文氏桥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是利用RC网络的选频作用,在选频网络的中心频率点上满足正反馈条件,从而产生正弦波振荡。9.3.1.1RC文氏桥振荡电路的构成RC文氏桥振荡电路的电路如图所示,C1、R1和C2、R2支路是RC串并联网络,实现正反馈;R3和R4是负反馈网络,以调节电路的电压增益。C1、R1、C2、R2和R3、R4构成的桥路,称为文氏桥。图9.3.1RC串并联电路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图9.2.2(a

2、)幅频特性图9.2.2(b)相频特性由RC串并联网路的频率响应9.3.1.2振荡的建立当满足R=R1=R2,C=C1=C2条件,且当f=f0时反馈系数当满足R=R1=R2,C=C1=C2条件时,反馈系数等于1/3,反馈系数与频率f0的大小无关,且相角F=0。F=0(9.3.1)(9.3.2)(9.3.3)振荡的建立就是要使电路自激,从而产生持续的振荡输出。为了保证这种微弱的信号经过放大通过正反馈的选频作用,使输出幅度愈来愈大,振荡电路在起振时应满足:由于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等于1/3,所以为了满

3、足起振荡条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3。由运算放大器、R3和R4组成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放大倍数为应使R3≥2R4图9.3.1RC文氏桥振荡电路9.3.1.3振荡幅度的稳定R4是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起振前阻值较小,使Au>3。起振后,流过R4的电流加大,R4的温度升高、阻值加大,Au变小,达到振荡稳定状态时Au=3。由于Uo与Uf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为了稳定输出电压的幅值,一般应在电路中加入非线性环节。图带有热敏电阻稳幅的RC文氏桥振荡电路1.利用热敏元件实现稳幅另一

4、种稳定输出电压幅度的电路如图9.3.2所示(a)(b)图9.3.2带有二极管稳幅的RC文氏桥振荡器电路该电路采用与电阻R3并联二极管的方式实现稳幅。2.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实现稳幅(a)(b)电路稳幅原理:如果输出幅度增大,两个并联二极管的工作点达到特性曲线的C、D点。二极管动态电阻下降,放大倍数下降,输出幅度下降。反之,输出幅度增大,从而达到使输出电压稳定的目的。图9.3.2带有二极管稳幅的RC文氏桥振荡器电路9.3.2.双T型RC振荡电路*双T型RC振荡电路的电路如图9.3.3所示,它由双T型RC网络

5、和运放构成,双T网络构成负反馈回路;由R1、R2构成正反馈网络;VDZ是用来限定输出幅度。图9.3.3双T型RC振荡电路由选频网络分析可知,当时负反馈系数F=0。正反馈大于负反馈,双T型RC振荡电路起振。RC双T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和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正好相反。所以,双T网络应放在负反馈回路之中,在谐振频率点,负反馈最弱,F=0,正反馈超过负反馈,电路才可以满足起振条件而产生振荡。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www.shangfuwang.com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