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

“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

ID:40318222

大小:4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31

“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资源描述:

《“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一、总体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小结检测讨论交流阅读置疑明确目标自主探究递进达标二、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1、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设情景激发欲望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分层训练分层递进自读教材发现问题(1)创设情景,激发欲望: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采用各种形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开启学生思维。(2)自读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提出自学目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作好勾画圈点和批注。在自学中激活学生思维。(3)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引

2、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学生思维。(4)分层训练,分层递进:以谈话、演讲、书面表达、阅读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迁移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并达到相应的目标。在训练达标中拓展学生思维。2、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设问猜想引入新课主动探究深化质疑回学反馈分层递进带着问题阅读教材(1)设问猜想,引入新课:一般只出示学习目标。(2)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此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3)主动探究,深化解疑:(当堂训练

3、一、二)①学生在带着问题,自读教材后首先出示第一组当堂训练题,目的是为检查学生自学效果;②教师出示第二组达标检测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兵教兵),教师切入适当的“导”,直到问题解决。(4)回学反馈,分层达标:(当堂训练三、四)①教师出示第三次当堂训练题,基本完成学习目标;②教师出示第四组当堂训练题,强化分层训练,教师辅导学困生。根据目标教学要求,结合“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设置的一系列目标训练题,检测题的设计考虑了各层次学生对应达标的问题,基本上分四个能级,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有所得,都能达到

4、相应能级的目标。3、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组织活动拓展训练分层要求分层递进自读设疑挖掘思维(1)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①从学生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运用背景设置、标题讨论、预测阅读内容等形式,引入本课话题,使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获得背景知识、激活记忆中相关知识网络,使之产生阅读愿望和心理准备。②生词教学。通过交际情景的设置、呈现适量生词,以清除阅读中有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2)自读设疑,挖掘思维源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阅读课模式①略读:教师提一个指导性问题,

5、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梗概。②跳读:教师呈现正误判断或针对文章细节的问答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文中迅速找到相关信息。③细读:学生边听录音边看书,自己划出难懂词句、提出问题,请其他同学释疑,需要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3)组织活动,拓展思维空间,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教师可进一步组织以下活动,鼓励他们学以致用,运用获得信息与同伴交流。①视图或根据语言提示复述。②组织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访谈、角色扮演等。③分组讨论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表达个

6、人观点。(4)分层要求,合作学习,使各层学生递进达标。通过以上练习,分层提出高、中、低要求,小组讨论,协助答疑,教师给予指导、释疑,使各层学生均能理解其意,达到不同的要求。这一阅读教学模式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教学有机结合了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成为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充满积极思维活动性的实践过程。对话课模式①复习、导入:1、对话形式(TasSan、SanSan)复习一课的内容。2、以简短对话加实物或相关教具(如多媒体、幻灯等)导入新课。在简短对话中逐渐呈现生词,学生自己拼读,猜测词义。介绍新课

7、:②1、在第一个对话基础上增加语言材料,包括新学的生词。学生互动操练,教师点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参与活动。2、将对话分段,同时呈现语言点。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走动答疑,逐步板书语言要点,靠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分层个别指导,在练习中熟练掌握。3、听读完整对话,模仿语音、语调和情景。③机械操练:分角色朗读1—2遍书中对话,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中差生展示。④有意义操练:1、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材料,在互助的基础上角色进行自己的对话编排,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2、汇报性的对话表演,最好能灵活处

8、理所学语言知识并前后联系发散,通过教师的指导与抽查,层层递进达标。⑤小结:归纳总结课程重、难点。由学生先归纳,教师后结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