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

ID:40329576

大小:4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_第1页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_第2页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_第3页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_第4页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民用燃油锅炉系统火灾预防目前,采用燃油锅炉供热系统的建筑较多,一般采用柴油作燃料,柴油闪点在60℃—120℃,自燃点350℃—380℃,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燃油系统各环节中设备及金属容器常见的有贮油罐、油泵、日用油箱、燃烧机等,系统内如不能杜绝油品的跑冒滴漏现象,将在锅炉房内形成可燃气体或积存可燃油,由于电气设备超温、高温撞击、静电、雷击、自燃等客观原因,都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一)锅炉房选址及建

2、筑防火要求锅炉房一般应单独设置,不宜布置在建筑主体或裙房内,要选在本地区主体建筑的下风或侧风方向,应考虑到明火或烟囱飞火,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并要满足到各类建筑、厂(库)房的防火间距要求。对于防爆问题,地上锅炉房以门窗泄压为主,地下锅炉房利用机器吊装孔、排烟竖井作为爆炸泄压面积,同时可在主机房四周墙面或顶面内壁以及柱子的迎爆面上安装爆炸泄压板,降低燃气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峰值,降低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保护主体结构。(二)送风排风设计机房及油箱室应设置有效的排风系统,其排风

3、量在缺乏计算数据时,通常机房按每小时6—10次换气,油箱室按10—15次换气计算。由于油蒸气比重比空气重,故排风口应集中在机房下部,通常按下部排风量为2/3总排风量、上部按1/3总排风量设置风口。送风排风管道穿越楼板及隔墙处应设置70℃自动关闭的防火阀。(三)排烟系统的防火要求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燃油锅炉燃烧室内经燃烧后的废气通过过渡管道排向竖烟井,烟气利用热压抬升原理排至室外。一般情况下设备外排余压仅一公斤压力左右,故设置过渡管道时应注意管内流速不宜过大,以5—6m/s为宜,以防止排出烟气温度过高或存在明火,每台锅炉排烟口处应设置280℃时能自动关

4、闭的防火阀。烟囱口应设有多层金属滤网,防止有高温固化的各类物质颗粒落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四)电器防爆设计及事故照明机房内的各种电器设备、照明灯具、开关等选型时应注明防爆型或设置防火防爆屏障,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或爆炸隐患。事故照明采用集中电源和自备电源相结合,提高供电可靠程度,线路及灯具设施采用防爆型,连续供电时间可为20min。(五)预防静电、雷电燃料油是一种非导电体,它在通过油管、过滤器、泵等设备流动时,接触与分离的现象连续发生会使被输送的燃油带电并聚积电荷,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火花放电,对于空气中含有油蒸气的机房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通常而有效的方法是对

5、接触燃油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实行接地,以减少电荷向地壳泄漏的电阻,加快油品中的电荷释放,以消除火花放电的可能性。一般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防雷电设计主要是对室外贮油罐而言,其接地点不少于2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六)日用油箱、油泵防火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日用油箱常见的有圆柱形、椭圆形,容量不大于1m^3。日用油箱、油泵,需要独立或两者合用的房间与机房隔开,土建围护结构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油箱、油泵间不应向邻室开窗,其对邻室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中间油箱需在室外设置紧急泄油容器,以便起火时排出油源。对燃油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应设置油沟井引至集中点定期排放

6、,油泵配套的电机应选用防爆型电机。(七)贮油罐防火要求贮油罐一般采用钢质油罐,通常是卧式圆形,可采用地上或地下直埋两种敷设方式,从以往的经验和统计情况来看,后者更趋安全,不易发生事故。埋地深度尽量放在地下水位以上,覆地厚度以0.5m为宜。储罐埋地前,罐身做加强级沥青防腐处理层,油罐按要求做防雷接地,设置通气管管径不少于50mm,高出地面不少于4m,通气管管口设阻火器,阻火器能有效地将油气混合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引起的燃烧阻挡在罐外。油罐卸油出口处设置供油罐车卸油用的铜铝快速接头。同时油罐区按要求设置灭火毯、砂及灭火器。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整理

7、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