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

ID:40331528

大小:4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_第1页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_第2页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_第3页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_第4页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矿井防尘、防水及避灾方法一、矿尘危害及预防矿尘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为:1.有的矿尘会产生爆炸,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如果工人呼吸过多,会导致矽肺病,影响职工身体健康。为了预防矿尘危害,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防尘工作(湿式作业、使用水泡泥、喷雾洒水、加强通风、戴口罩工作),减少矿尘危害。我井机采队、炮采队、放炮落煤(机采做机窝)后,煤尘浓度远远超过爆炸界限,因此,在爆破时,必须打开设置的水幕和使用好水泡泥。二

2、、矿井防水我矿多处受小窑老空影响,有水害威胁,因此,在掘进工作遇到这些地点时必须严格执行三大规程的防水措施和规定、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杜绝透水事故。三、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的避灾方法:(一)灾害发生时的信号传布: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当井下作业人员发现火灾或瓦斯爆炸预兆(巷道中出现烟雾、温度增高,有煤油或松香味,呼吸困难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淋水加大,有水叫声等),发生灾害时,应立即高喊“xx地点发生火灾啦”,“xx地点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啦”或“xx地点透水啦”等信号,并立即从事故地点逆风流方向,(透水事故应沿标高较高并有出口的巷道)从

3、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就近电话点,向井口调度室或井长值班室汇报灾害发生情况(事故地点、范围、性质、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汇报时语言要简明扼要。当一人发现灾害时,边跑边呼喊,给邻近工作人员报警,就近用电话报告调度室后,若情况允许,就留守电话旁,以便联系。当两人以上发现灾害时,严禁单独行动,应从事故地点按上述原则退出,并立即到较近电话点向井121调度室汇报,汇报完后,若情况允许,应留守电话旁以便联系,并用电话通知邻近巷道人员撤离,撤退人员路过电话处,应向井12I调度室汇报灾情和行动情况。(二)灾害事故发生时的行动原则:灾区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不得慌乱,灾区班队长应尽

4、量准确的判断事故性质与危害程度,在情况允许时,就地取材,果断处理,防止灾害蔓延。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估计可能扑灭,则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砂子或扑打等方式灭火。同时尽快向调度室汇报;如果是非电气火灾,在着火初期,在水源充足时,也可以直接用水灭火;如果是煤层着火,在着火初期,着火点较小,可以在用水灭火的同时挖除火源,但必须在保证灭火人员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机电硐室发生火灾,直接用砂子、干粉灭火器扑灭,若火势很大,立即报告井口调度室,并要求立即停电,关闭硐室防火门,待救护队处理。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灾区电工立即切断电源,井下来不及停电,应向井口调度室汇报,同时要求地面配电

5、室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未能将火灾处理掉或发现太晚错过时机无法抢救时,要有组织、有计划,迅速按安全的最短线路退到安全地点,然后撤到地面,灾区班、队长应负责及时清点人数,带领职工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和自救,并向井口调度室汇报灾情及通知可能受灾害影响区域的人员撤退等情况。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灾区人员无法通过撤退路线,有害气体增高而又无自救器时,可采取应急措施,在附近有压风的独头巷道内就地用木材,风筒等设置临时风帘,打开压风管供给空气作为临时避难硐室。在通往避难硐室的路上和硐室口要留有毛巾、衣物等标志,以便救护人员发现,待救时只使用一盏矿灯,其余关闭,并且不断发出

6、敲击铁管、岩石的呼救讯号,待救人员要静坐或静卧,避免不必要的体力、空气消耗,以延长救援可待时间。总之,遇到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应逆风流撤离火灾,回风巷工作人员如无法由工作面机巷(运输巷)逆风流退出,可立即跑出由回风巷经材料上山再逆风流退出。遇到水灾事故时,受灾人员应由通往地面的水平较高巷道退出。遇到顶板事故时,受灾人员尽量避开危险区撤离。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