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ID:40333656

大小:4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_第1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_第2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_第3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_第4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火灾发生时如何及时排除烟气,保障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扑救火灾,正确合理地设计防烟、排烟设施起着重要作用。一、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主要用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等设施来划分,目的在于防止烟气扩散,满足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扑救需要。(一)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且面积不宜过大。如果防烟分区跨越了防火分区,则形成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必须具有隔烟性能,

2、而且要与感烟报警系统联锁,而实际上这些设备难以达到此要求。从实际排烟效果看,防烟分区面积划分得越小则排烟效果越好。然而,在某些建筑中常常会有大空间,往往不易实现,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防烟分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并考虑到大空间房间在发生火灾时,一般情况下烟气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故又规定了净空大于6m的房间可不考虑划分防烟分区。(二)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这主要是因房间着火时,烟气因受热作用而产生浮力向上升起,升到吊顶后转变方向,向水平方向扩散。排烟口设在上部,就能及时将

3、烟气排除,而且考虑到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能太大。(三)当顶棚为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时,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紧贴顶棚平面即可,不必完全隔断;而当顶棚为可燃材料时,则挡烟垂壁或挡烟梁要穿过顶棚平面,并紧贴非燃烧楼板或楼顶。二、排烟风机的设置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为了保障排烟风机不受火灾威胁,并且便于操作维护,在设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一)应设在专用房间内,且房间应位于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上部;(二)排烟风机与排烟口之间应有联锁装置;(三)排烟风机的入口处,必须设有当烟气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装置。三、排烟风道的设置排烟风道在设置上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排烟风道

4、要排出温度高达280℃的烟气,因此要采用金属板、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二)金属排烟道的厚度,当排烟风速小于15m/s时,一般宜为0.6~1.0mm;当排烟风速大于15m/s时,宜采用0.8~1.2mm;(三)风道内通过的风量,应按排烟系统各分支风量所有排烟口中最大排烟口的两倍计算。当采用镀锌金属管时,不应超过20m/s,当采用混凝土时,不应超过15m/s。四、利用通风空调系统排烟的设计有的建筑体量较小,单独设置排烟系统有一定困难或工程改建增设排烟系统难度较大,可利用原有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排烟设计,但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排烟系统要求,如排烟量、管道尺

5、寸、风机、电源等必须满足排烟要求,烟气不能通过空调器、过滤器等,排烟口应设有防火阀和遥控自动切换的排烟阀。且钢制风管的壁厚要符合排烟管道要求,风管的保温材料必须用非燃烧材料。五、烟气的控制为了控制烟气的流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一)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竖井(管)。为了使楼梯间压力趋向均匀,减少超压现象,楼梯间的送风竖井(管)宜每隔2~3层设一个送风口,前室送风竖井应每层设一个送风口;(二)送风机宜优先采用离心风机,如选用轴轮送风机,一般应装在顶层,但应装有防风罩,减少风对系统的影响;(三)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送风机一般

6、设置在顶层,也可设在建筑物的底层;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需设置多台送风机时,可分别设在顶层、中间层和底层;(四)为了使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防烟作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1、保持正压间建筑结构的气密性。如房间或走道通往前室的门口以及由前室通往楼梯间的门应加密封条等。2、在任何时候,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转。3、正压间的气流应通过门洞缝向其它开放部位流动、排出。4、为了保持气流压力的稳定性,室外空气通过设在楼梯间底层或顶层的送风机和送风竖井全部高空多点输入。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

7、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