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ID:40334570

大小:60.3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31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5页仅供参考[整理]主水仓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为了搞好施工安全,防止在施工中误揭露煤层,造成安全事故,特制定此措施。一、 工程设计概况主水仓布置在副井车场+805水平,东起副井车场尾部,按方位角272.30往西掘进62米后往西落平掘进140米再往东掘进贯通水泵房。主水仓:设计长度242m,目前已施工掘进158m;永久支护为锚网喷支护,锚杆长度1.8m,锚杆直径18mm,锚杆安设间排距

2、0.8*0.8m;断面形状为直墙圆弧拱;毛断面10.55m2、净断面8.5m2、净宽3.2m、直墙高1.4m、拱净高1.6m(掘进圆弧半径1.85m);喷砼体厚250mm。二、地质特征及井巷相对位置(一)、区域地质及地层井田内分布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在井田范围内未出露。上部为浅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岩,微晶及细晶结构,下部为燧石条带灰岩、灰岩及硅质岩。局部夹粘土质硅质岩,富含蜓类化石。井田域厚181~258m,井田内钻孔揭露最

3、大厚度为44.44m。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在井田范围内未出露。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夹细砂岩、钙质泥岩及4~7层灰岩、泥质灰岩,含煤6~9层,其中含可采煤层4~5层,一般2~5层。厚96.17~106.42m,平均102.17m。厚度变化不大。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第14页共15页仅供参考[整理]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仅在井田中部新化煤矿五号井副井井口附近有少量出露。为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燧石灰岩。厚34.62~39.30m,平均37.01m。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二)、

4、地质构造1、区域构造区域位于扬子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结节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鸭溪向斜,以北为松林—岩孔背斜,以南为安底背斜,鸭溪向斜进入金沙境内,演变为复式向斜,构造以褶曲为主,断层不发育,次级褶曲有金沙—黔西向斜、新华向斜之间发育次级麻窝寨。金沙—黔西向斜:位于井田之东侧,轴长约20公里,走向NNE20°,向斜宽20余km,其轴线在平面上呈“S”形,轴向在南面为北东向,北面变为北东东向,为一开阔不对称向斜。北西翼倾角较缓,为10~20°,发育有次级褶皱;南东翼倾角较陡,为30~40°左右。核部最新地层为上侏罗统遂宁组;两翼地层

5、为二叠系和下三叠统。新华向斜: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NEE70°左右,轴长约11km,为金沙—黔西向斜北西翼的次一级褶曲,为一宽缓的不对称向斜,向斜宽约2~4.5km。自西向东,其轴线先后穿过上二叠统、三叠系。北西翼地层倾角较陡,为7~35°,一般28°;南东翼地层倾角较缓,为4~12°,一般为9~10°。第14页共15页仅供参考[整理]2、井田构造根据补勘钻孔、原有地质钻孔和现有巷道揭露情况分析,该区域内没有发现落差大于30米的断层。根据主、副、回风斜井揭露分析在1401底抽运输巷与副井至风井立体交叉位置发育一沿煤岩层走向斜交逆

6、断层,走向为8°4′12″—188°4′12″、倾角30°—58°、落差1.6—9米。该断层与1401底抽运输巷呈斜交状,在巷道与954车场连通位置可揭露该断层。经前期地质勘探(主要为钻探)矿区内目前没有发现陷落柱、溶洞。(三)、可采煤层特征1、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含煤6~11层,煤层总厚9.49~12.81m,平均11.23m,含煤系数为10.99%。含可采煤层4层,由上至下分别为4、5、9、13号煤层,其中9号煤层发育较好,为主要可采煤层,4、13号煤为较稳定可采煤层,5号煤层为不稳定

7、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4.56~7.95mm,平均6.23m,可采含煤系数为5.6%。4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上部,煤层较稳定,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上距长兴组底界20.10~44.60m,平均25.00m。煤层厚度0.74~2.28m,平均1.46m,含夹石0~1层,属较简单结构,稳定煤层。5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距4号煤层5.98~9.99m,平均6m,煤层厚度0.65~1.08m,平均0.79m,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不稳定。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层位稳定,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上距5号煤层8.1

8、1~15.64m,平均13m。煤层厚度1.69~3.59m,平均2.61m,属结构简单煤层,煤层稳定。1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下部,为主要可采煤层,层位较稳定,上距9号煤层26.79~35.11m,平均29.38m。煤层厚度0.47~1.87m,平均1.2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