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

ID:40340473

大小:34.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_第1页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_第2页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_第3页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_第4页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重刑主义传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重刑主义传统分析与评价一.概念重刑可以指重刑轻民,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点即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尤重刑法。也可以指相对更重的刑罚,如死刑之于徒刑;本文所谈重刑,乃是指运用严刑峻法,高压手段进行统治。二.学说渊源重刑主义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迅速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发展发向的新兴地主阶级经过“百家争鸣”的洗礼,在各个发面向奴隶制度展开了攻势。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持了秦国的法制改革,开创了重刑主义的渊源。(一)商鞅主张重刑轻赏、重刑轻德,是因为他特别注重刑罚的强制作用和威慑作用,在他看来,刑罚越重,这种作用就越

2、大。这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牢固的法治观念:“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所以,“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这就是他重刑思想的理论根据。在重刑主义指导下,他提出了一系列刑罚原则,主要包括:1.轻罪重罚轻罪重罚就是指对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处以较重的刑罚。商鞅提出:“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是说对轻罪施以重刑,轻罪就不会再出现,重罪也就没有了。这就叫用刑罚来废止刑罚,刑罚去除了,国家的事业也就大功告成。而商鞅的所谓:“重其轻者”,甚至包括了仅仅有犯罪意图的人。他认为:“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如果犯罪已经发生

3、了再对犯罪者处以刑罚,奸邪就不会消除,如果在人们刚要犯罪的时候就加以惩罚,重大的邪恶就不会产生了。2.族刑,连坐族刑就是一人犯罪后,其亲属与之一起被处死刑。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后,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族刑,一般适用于直接危害君主统治,侵犯王权的重罪。将侵犯王权之犯罪者及其亲属一同处死,使一家之内的父母、兄弟、妻子甚至更广泛的亲属连为一体,如有一人犯罪,就好像牵动植物的根系而害及枝叶,伤害了一个小指而痛及四肢一样,互相牵连,同归于罪。这就大大增强了刑罚的威慑力。连坐的范围不限于亲属,适用的刑罚也不限于死刑。根据不同情况,连坐包括家属连坐,邻里连坐,军事连坐,官吏连坐。3.刑重而必得刑重

4、而必得,就是指刑罚不仅要规定得严厉而且还必须使之真正得以执行。商鞅认为,一个国家不仅要有法律,而且还必须有使法律得以施行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使人民相信法律,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怎样才能做到刑重而必得呢?商鞅又进而指出,首先就是要做到“刑无等级”,不论亲、疏、贵、贱,皆须一断于法。其次则是要做到不赦、不宥、不漏。这样,就可使所有的犯罪者不能逃避刑罚制裁。(二)韩非刑罚思想简言之,包括两个方面:严刑和重罚。“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严刑重罚以禁之,使民以罪诛而不以爱惠免”(《奸劫弑臣》)。韩非实施重刑的目的有二:第一是维护君主权威。在韩非看来,只有用重刑才能令行禁

5、止,威吓臣民不去触犯法律,保证法令的有效实施,所以重刑是君主治国安邦的首要条件,是维护君权的特殊法宝。第二是预防犯罪。韩非认为,用重刑可以预防犯罪,甚至消灭犯罪。重刑是达到法治的一个重要手段,重刑的主要目的不是惩罚犯罪者本人,而是要威慑一般民众不触犯法律,“以刑去刑”,从而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韩非主张重刑的理论基础在于:第一,人皆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民众都是“好利禄而恶刑法”(《制分》)的,任何人都不会冒生命危险去谋取轻利,所以应该利用人们的此种心理达到使民众奉公守法的目的,其根本途径就是运用严刑苛法,制止民众犯罪。第二,轻刑只能伤民,而重刑则可以止奸。“夫以重止者,未必以轻止也;以轻止者

6、,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奸尽止则此奚伤于民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是故轻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此则可谓伤民矣!”(《六反》)三.重刑主义在中国古代的体现:(一)刑种苛繁,刑罚残酷。重刑主义之所以得名,首先体现在其刑种苛繁上。我国刑法史上如秦律,刑种在八十种以上,其中,生命刑十九种,身体刑十五种,劳役刑三十二种,财产刑九种,自由刑五种。汉承秦制,刑名虽有大幅度减少,但据程树德的《九朝律考》称,汉之刑罚有十五种,死刑三:袅首、腰斩、弃市;肉刑五:宫、别右趾、别左趾、剿、黯;凳刑一男钳城旦春;

7、完刑一:完城旦春;作刑五:鬼薪、白集、司寇作、罚作、复作;赎刑、罚金、夺爵、除名、夷三族、徙边、督;鞭杖;顾山;禁锢各一。周密先生于其专著《中国刑法史纲》中附《中国刑罚制度史一览表》,将历代刑种详细列出,并将刑种分为法有明文规定的“法定刑”、法无明文规定的,但实际执行的“非正刑”和违反其刑法规定的“非刑”但恐也难免有遗漏,中国古代刑种之苛繁可见一斑。其次体现于其刑罚的残酷性。中国古代的肉刑名目繁多,刑罚极端残酷。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