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说课稿)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

ID:40341592

大小:2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1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_第1页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_第2页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_第3页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绝唱悟真情——《伯牙善鼓琴》说课稿说课人:澧源中学陈玉竹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澧源中学的陈玉竹。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伯牙善鼓琴》。我将以“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绝唱悟真情”为主题,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伯牙善鼓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古文二则》中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简短如诗句般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意境深远的景象。二、说学情在学习这篇古文之

2、前,学生曾在六年级时学过简化的《伯牙绝弦》,因此对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已掌握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要求,所以在教学时应对其知识和技能上做适当迁移。三、说教学目标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特点,并结合新课标所强调的“知、过、情”这三个维度,我把以下三点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伯牙善鼓琴》,能有感情的诵读课文。2.利用上下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等疏通文意,掌握“阴”、“卒”、“辄”等重点文言字词。3.悉知“知音”的含义,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准确流利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难点:理解“知音”的含义,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知音情谊。五、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教法:点拨引领法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法:诵读体悟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采用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谈话导入

4、,解读“知音”之意上课伊始,我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知己为主题词进行飞花令,老师进行归纳。课件展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荡寇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李贺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然后告诉学生:知己还有一种说法,称为知音。那么何谓知音?学生回答后,我说:从古至今,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因此才会有廉颇蔺

5、相如的“刎颈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刘备、关羽、张飞的“生死之交”;陈重,雷义的“胶漆之交”;伯牙子期“知音之交”。从而引出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设计意图】这个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做好了本课的知识铺垫,帮助学生形成了一个“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疏通课文,初识“知音”之情1.首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然后指名朗读课文,校准字音。2.接着我播放《高山流水》进行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3.全班齐读后安排学生三人一组,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并勾画出不

6、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由组长将问题整理好,在全班进行探讨,我适当进行点拨,并适时强调文中“善”“于”“之”的一词多义。【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探究文本,感受“知音”之喜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故事内容,相机出示人物简介,抛出问题:一个是晋国赫赫有名的琴师,一个是楚国山野砍柴的樵夫,为什会会走到一起,结下深厚的情谊,成为知音呢?课件展示: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擅长古琴,

7、技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挑担子、拿板斧的樵夫。此时播放《高山流水》水墨动画,让学生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相遇到相知的过程。2.看完视频后,我抛出第二个问题:伯牙的琴声得到了钟子期的赞美,试想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3.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先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感受知音相遇相知之美。接着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言

8、文语言之精妙。此环节的设计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拓展深入,体会“知音”之悲学生反馈后,我饱含深情的说:是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次巧遇,两人一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的知音。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时,得到的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子期死前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他要好好地听先生的琴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