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

ID:40343607

大小:1.96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7-31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_第1页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_第2页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_第3页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_第4页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蚌医一附院血管外科官泽宇目录(一)凝血因子(二)肝素、低分子肝素及肝素类似物(三)水蛭素及类似物(四)华法林(五)新型口服抗凝剂(六)各种凝血指标及其意义(一)凝血因子(bloodclottingfactor)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种类:13种(其中FVI是FVa,实为12种)。因子I,纤维蛋白原因子II,凝血酶原因子III,组织因子因子IV,钙因子(Ca2+)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因子VII,促凝血酶原激酶原,因子VIII,血友病因子VIII或A,因子IX,血友病因子IX或B因子X,ST

2、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因子XII,HAGEMAN因子,表面因子因子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主要凝血因子FITZGERALD因子FLETCHER因子(激肽释放酶原)von-Willebrand-因子辅助凝血因子被取消资格的凝血因子因子VI,促凝血球蛋白:其实是活化后的第五因子。凝血因子的特点①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②除FIII(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③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血液

3、中,经其他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激活后,在该因子右下角标上“a”④在凝血中起酶促作用的因子有FⅡ、Ⅶ、Ⅸ、Ⅹ、Ⅺ、Ⅻ、XIII、前激肽释放酶。⑤在凝血中被消耗的因子是Ⅱ、Ⅴ、Ⅷ、XIII;最不稳定的是Ⅴ、Ⅷ。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级联反应的主要步骤及简略图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有两步重要的正反馈反应(有效地放大了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作用)(1)FⅩ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Ⅸ。(2)FⅡ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Ⅹ、Ⅻ和Ⅱ。还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刺激血小板收缩蛋白

4、引起血块退缩。但是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却反过来破坏FⅧ和FⅤ,这是正常凝血的负反馈调节,以防止不适当的过度凝血。抗凝剂定义:抗凝剂(anticoagulants):是一些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抗凝(血酶)药物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维生素K拮抗剂(VKA)磺达肝癸钠水蛭素比伐卢定抗血小板药物环化酶抑制剂ADP受体拮抗剂雷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溶栓药物抗纤维蛋白:tPA抗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元:UK,SKATIII+Xa+IIa普通肝素1930sATIII+Xa静脉间接

5、Xa因子抑制剂2002IIa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4ATIII+Xa+IIa(Xa>IIa)低分子肝素1980sII,VII,IX,X (ProteinC,S)华法林1940sXa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2008IIa静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1990s多靶点iv多靶点po多靶点IH单靶点po/iv双靶点iv单靶点po肝素肝素类是最经典的肠外用药抗凝药物,因激活抗凝血酶III而间接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超低分子量肝素肝素类似物XIaIXaXa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IIaVIIa肝素组织因子抗凝血酶III内源性凝血途径外

6、源性凝血途径肝素抗凝机制抗IIa活性与肝素分子量相关,分子量5400以上才具有抗IIa活性临床应用中的优点:抗凝效果显著,起效快。可快速被中和(硫酸鱼精蛋白)。临床应用中的缺点:分子量大(平均15KD)、化学结构上具有不均一性。与血浆蛋白存在非常显著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低、药代动学难以预测。易引发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需要进行实验室监测。半衰期短(0.5-1h)。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是第二代肝素类抗凝剂,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生的片段,与肝素相比具有的优势: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病人可居

7、家使用。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IH)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30%。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低分子量肝素缺点:只能注射给药仍然有HIT风险无有效拮抗剂临床常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钠、钙,与肝素相比LMWH不需要持续静脉滴注,经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出血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不需要检测凝血指标。可以用鱼精蛋白部分中和。超低分子量肝素(ULMWH)是肝素经过化学法或酶法降解而得的分子质量2000-3600的寡

8、糖片段,其主要4-12个单糖构成。优点:具有较高的抗Fxa/FIIa活性比,抗栓作用较低分子肝素强。缺点:没有特异性的拮抗剂超低分子量肝素化学合成肝素类似物化学全合成的肝素类似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