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

ID:40345997

大小:2.6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7-31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_第1页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_第2页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_第3页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_第4页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与环境物探总复习2012.5.31一、物探的概念定义:按物理学的原理、用定量的物理学方法研究地球,以寻找和勘探有用矿藏及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组成地壳的不同的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电性、弹性、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物探就是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场的分布与变化,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出地下岩土介质的性质和环境资源等状况,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1绪论二、物探的分类1地震勘探:基于介质弹性差异,研究地震波动场变化;2重力勘探:基于介质密度差异,研究大地重力场变化;3磁法勘探:基于介质磁性差异,研究大地磁力

2、场变化;4电法勘探:基于介质电性差异,研究自然或人工电场变化。按研究的地球物理场分类:2三、物探应用的条件3⒈探测对象与围岩间(周围介质间)必需具有明显的物理性质上的差异;⒉探测对象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埋藏深度不能太大⒊各种干扰因素产生的干扰异常相对于探测对象的异常应足够的弱,或具有不同的特征,以便能够予以分辨或消除。①测定覆盖层、风化带的厚度及基岩面的起伏形态;②探测断层、裂隙破碎带及地下溶洞等地质体的空间分布;③岩石动弹性参数的测定及岩体的波速分类和稳定性评价;④地基场地土的分层和评价;⑤滑坡、陷落柱、洞穴等探测以及各类路基、水坝等病害地基的勘查;⑥灌浆质量和混凝

3、土工程质量的检测评价;⑦探测地下电缆、管道的分布及检查其腐蚀、渗漏情况;⑧地基及建筑物的常时微动观测;⑨地下水资源的勘查与评价;⑩环境污染及有关地质灾害的监测等。四、工程物探的应用4覆盖层探测: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顶板起伏形态、古河道或基岩河谷形态,可选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水声勘探、探地雷达、弹性波测试、综合测井等。隐伏构造破碎带探测:探测隐伏构造破碎带的位置、规模及延伸情况等,可选择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探地雷达、层析成像等。喀斯特(岩溶)探测:探测喀斯特洞穴、溶沟和溶槽等现象的分布、埋深、规模、延伸方向、充填情况,可选用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地震勘探、层析成像、综合

4、测井等。下面是工程上主要的地球物理探测或检测问题,及其对应的物探方法。5堤坝隐患探测:探测堤防及土石坝中的洞穴、裂隙、松散层、沙层和渗漏通道等隐患的规模、位置与埋深,可选用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弹性波测试、同位素追踪等。混凝土质量检测: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质量问题的检测。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内钢筋分布情况,可选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声波CT等方法。防渗墙质量检测:检测防渗墙的深度、缺陷和均匀性可选用高密度电法、弹性波CT、钻孔电视观察等。6(1)大部分的对象是浅、小的物体,探查深度从几十厘米到几十米,要求探查的分辨率高、定量解释精度高;(2)不仅要求搞清

5、探查对象的分布规律,还往往要求查明单个对象(如溶洞)的空间位置;(3)探查对象复杂。浅小的物体规律复杂,近地表的地质条件和物性也不均匀,沿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的各向异性严重,甚至物性参数出现连续渐变的情况,给资料的定性定量解释带来许多困难;(4)与工程及环境地质工作结合紧密,探查资料往往用于设计或施工,时间上衔接紧,这常使得探测结论能及时得到验证和反馈,对工作结论要求高。五、工程与环境物探的特点71、何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2、工程与环境物探的特点?6、物探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应用)?7、主要物探方法及依靠的物性基础是什么?思考题:8地震勘探一、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6、地震波是在实际地球介质中传播的扰动。其传播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波传播过程中它的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称为动力学特征;另一是波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称为运动学特征。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统称为地震波的波场特征。9(反射、折射定理):当地震波传播中遇到弹性分界面,地震波要产生反射与透射,它们服从Snell’slaw:1、斯奈尔定理Snell’slaw10在具有多界面的介质中,各层介质的速度不同,波的传播不再以直线形式传播,而是以折线形式传播;上下界面的反射波彼此独立互不干涉依次向上传播。2、多层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11表示地震波的传播时间t和爆炸点

7、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x的关系曲线,简称时距曲线。二、时距曲线的概念时距曲线121、地震观测系统:为了解地下各界面的情况,必须连续追踪相应的地震波,这样就要求激发点与接收点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激发点与接收点间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就叫观测系统。观测系统可分为2D(线)、3D(面积)两种三、地震观测系统131、一次覆盖连续观测连续剖面法:检波器组沿测线均匀放置,并等间隔激发,对反射界面进行连续观测中间激发端点激发142、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界面段或点进行重复多次观测。通过叠加处理可以增强有效波能量,压制干扰波。进行多次重复观测的反射点叫共反射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