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

ID:40350656

大小:469.4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31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_第1页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_第2页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_第3页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_第4页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穿井得一人 优秀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吕氏春秋》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朗读,准确翻译课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3.复述寓言故事,概括其寓意。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吕氏春秋》简介又名《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

2、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26卷,160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的划分。2.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3.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并能复述故事。等到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灌

3、溉,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溉:灌溉。汲:从井里取水。挖掘,开凿等到他家打井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听到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发现了一个人。”讲述,谈论使听说翻译2代词,指这件事传播得到,这里指“发现”这件事这件事居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听到了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

4、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回答使唤,这里指劳动力翻译3派遣这里指“节省”这里指“发现”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1、说话要

5、防止歧义。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多个角度思考)合作探究3.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拓展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