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经理入职总结

品质经理入职总结

ID:40353152

大小:2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1

品质经理入职总结_第1页
品质经理入职总结_第2页
品质经理入职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品质经理入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你们好,首先要感谢公司给予我个人机会,有幸成为******的一员,我本人非常珍惜此次工作,并会努力做好。在初入公司的一个月里,我主要对目前公司的内部体系文件、过程流程、主要客户、生产现场管理及主要产品等进行了了解和学习。主要的体会感觉是,公司很年轻,一切很新,包括所有客户、硬件设备和人员。作为一名进入一个全新工作环境的新员工来说,尽管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刚进入公司,难免还是有点压力。作为新人眼中公司的浅显认识即: 优势(Strength)--硬件(机台设备优良,加料设施的设计科学,车间布局及空调,地板油漆及空间照明,良好的模具制造

2、技术);劣势(Weakness)--软件(体系流程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组织的作用,没有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整个管理者团队的管理意识,人员质量意识,人员的作业技能,现场管理手段/5S/JIT,即管理方法弱).机会(Opportunity)--业务的新机会(随着市场发展,因成本压力,市场进入壁垒降低,各知名客户均在寻找能提供质优价廉的加工商。努力拓展珠三角**资企业客户如:**公司/**公司/***等将有很大机会做大企业。)    威胁(Threat)--同类竞争企业(因同类型***企业较多,成本成为客户选择厂商的重要条件,而由公司经营

3、者定位将来公司发展方向和业务主力,从而脱离价格竞争。目前因我公司的机台稼动率不高**%不足,尽快由业务依据机台稼动率拉取订单,提高机器使用率。)      以上我个人对公司的认识,仅表达个人看法。 对于公司品质工作的现状分析和下一步作为品质经理的工作开展计划,我仍然在确认中,并至少每季度报告一次工作总结及工作改善方向,以获得管理层对品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但其中一个观点是,品质工作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关于大家对品质现状的看法和疑问---客户及OQC投诉较多,大家对IPQC和FQC的职责和功能有怀疑,为什么没在最开始就查获不良? 关于QC职责的理解

4、:   IPQC更多的职责是首末件和2H1次尺寸外观检查,以及确认现场的过程异常并纠正,其作用是避免批量性(超过2H产量)不良和提前预防作用;FQC职责2H一次抽查外观,避免不良率5%以上的产品流出;(设定5%为检查失效)OQC职责每出货批次抽查,主要为避免产品经过在货仓的时间放置,会否产生尺寸收缩/变形超差/包装损坏/返潮等等。对比5.6月份MRB和客户投诉,不良比率较低(非批量性比率),不良现象主要是成型后加工不良(人为因素如:削伤/胶丝等)。QC抽样方法是统计方法中概率估计的一种,所以抽样就存在流出风险而不能保证批次的100%合格。 为加强对

5、流出责任的认定,强化作业员全检意识,列出以下措施-----措施一:从7月起,对每次异常引起的返工品管均会记录最终返工完了的实际不良比率,并对实际不良比率超过5%的定义为检查失效,责任人需做失效的书面检讨报告并张贴公布,用以加强检查员责任心和对所有人员的教育;措施二:要求8月起对QC和客户发出的投诉追查作业责任人并月底集中公布,使得品质成为现场作业者的重要绩效评价依据。(如:QC投诉一次,责任人扣10分,客诉一次扣20分,月度评分低于60分扣绩效50元等等)此措施需要生产部门经理认可。措施三:对人为因素产生的不良现象如:胶丝/削伤/漏擦油污/混装等,

6、人为的低比率(5%以下)不良必须由生产部门自身做出针对性对策,如:a.规定批锋超过10处必须修模或调机b.举行批锋加工和吹胶丝的专门培训和方法的讨论,使作业者必须掌握的作业技能。c.过程设计时工程应该对相似品进行防错措施,所以混装应该由技术部门想办法解决等。而所有异常的发生原因都在现场,对策措施也只能在现场,所有的价值利润也产生于现场,所以现场管理是必须重视的--------- 关于现场管理1.5S现场管理的范围很大,而5S是现场工作的基础。公司现场虽然干净,但物品和设备的摆放依然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5S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干净,是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工

7、作失误,减少浪费,通过好的习惯养成,达到人的素质提升。因为是提升人的素质目的,所以5S必须高调的做,让全厂人参与,手段上要有:最高管理者亲自抓,建立5S推进小组架构,各个区域都有责任者,每周都有检查改善。 2.关于现场文件流程的建议所有文件流程必须符合现场,而据个人观察,现在依然有很多部门推诿的事情出现,表示我们的流程文件还有细化改进之处,如:包装或设计变更后,之前的包装及产品由谁去换包装处理,谁是执行者?又如:生产中模具修理后应该提交QC对修理位置的确认,现在没有动作,有流程要求但记录无完善。新产品量试/量产阶段模具问题责任区分不清楚等等。个人的

8、认识是二级文件应该经过各部门论证会签,而不是生搬硬套和一个人闭门造车,论证文件流程的过程也是各部门学习的过程,通过文件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