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

ID:40353672

大小:2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_第1页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_第2页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_第3页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_第4页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家”这个词,是指有着血源关系的父母子女生活在一个小的单位里,而这个单位被称之为“家”。数不清的小“家”,组成了一个大“家”——国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

2、良传统,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家庭是否成为具备品德的优秀家庭,首先要说的就是父母是否有责任心,对孩子,对长辈,对工作,对上司,继而上升到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责任心的家庭,一贯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还包含着我们常说的家范,家范就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某些被认同的准则。5家风是由家庭

3、成员的态度、行为及舆论营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未成年人都在模仿。未成年人早期的行为习惯折射着父母亲的人格和行为习惯,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我十来年的教学生涯中,涌现出不少在良好家风、家训

4、熏陶下的好孩子,如:郭珂妤、郭文渊、刘珂昕……等,他们不仅学习优秀、热爱班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经常帮助落后的同学,在班级体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为班集体争光争彩。我们也经常在法治栏目中看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曾经有一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优秀,后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少过问孩子的情

5、况,更多的只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根本不顾及孩子的言行、5习惯,以至于孩子在外在因素的引导和诱惑下,养成了恶性的行为习惯,开始出现学习下降、不服管教、接连逃学,最终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每一个孩子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不同的只是有的树苗经过人工制作的木架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有的孩子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身边的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偏离他们正确的人生成长轨迹。如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老人说,现在天不是太黑,不要开灯。妈妈说,不开灯发电厂的电卖给谁。这对孩子来说是两种有冲突的价值观,孩子容易比较混乱。又如某学生章某也成长在

6、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孙三代人过着平静和睦的生活。奶奶是个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着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章某从小跟着奶奶,奶奶还专门给他也准备了把小扫帚,让她跟在后面比画,还告诉她:“人的双手是个宝,勤劳可以创造一切。”幼小的章某虽然还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爱劳动,并从劳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妈妈每次带章某去公园都要带上一个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纸装进去再扔进垃圾桶。章某到现在也有随手带着塑料袋的习惯,把不用的废弃物装进去放到垃圾桶里。和睦、平静、温馨、严谨的家风为章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劳简朴,学习成绩优秀

7、,气质优雅,与同学、朋友相处得十分融洽。不管是什么工作她都做在前面,但从不与人攀比。所以,孩子的言行不一和我们成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冲突是有关系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来自家长、老师的精心教育,也需要来自社会5不同层次的良好风气来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之大。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现象给许多家庭都带了负面影响。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孩子身上根本没有“娇气”这两个字,但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无一不凸显出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娇气”。原因是人口的急剧

8、减少,使得一个家庭三代人只有一个孩子,于是隔代亲和父母过多的溺爱导致了中华传统中的好家风好家训弃之一旁,取而代之的是要什么给什么。渐渐地,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名词“富二代,官二代”。其实身为父母大家都明白,过度地溺爱一个孩子,对他(她)有害无益,但是过多的父母却又迷失在这种溺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