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

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

ID:40355305

大小:15.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1

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_第1页
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_第2页
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池塘水体浑浊要分析这些原因,要对症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池塘水体浑浊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一、养殖水体浑浊的原因(一)物理因素1.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水质浑浊;2. 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水浅,在风力,增氧机的搅动,容易造成水体浑浊。3.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池水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液容易引发水

2、体浑浊。4.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二)生物因素1.放养密度过大,特别是底层鱼养殖密度过大。多见于生鱼,黄颡鱼等池塘,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生物的搅动导致养殖水体浑浊。2.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大量浮游动物摄取摄食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体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水体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而显得浑浊。3.水中缺肥严重或者水体营养不均衡

3、,难以提供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种营养;或优良藻种缺乏也难以形成良好水色,导致水体长期肥不起来,进而产生水体浑浊的现象。4.悬浮有机质过多。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导致水体的悬浮有机物过多而引发水体浑浊。5.摄食不足引起,池塘养殖的鱼类在池塘边上活动,导致沿塘边附近的水体出现浑浊,池塘中央水体不浑浊,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投喂量解决。6.寄生虫病引起。养殖鱼类有体表寄生虫的情况下,常出现游边现象,鱼类集群游边导致池塘边出现局部浑浊,需要镜检后,针对性用药进行杀虫处理。7.拉网后引

4、起。拉网搅动池底,造成池塘水体的浑浊。二、养殖水体浑浊的危害(一)养殖水体透明度低,导致水体中藻类生长困难,水体中藻类很少,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强度低,产氧少,导致水体的溶解氧低,不利于鱼类的生长,严重甚至诱发浮头。(二)水中的悬浮物过多,粘附在鳃上,刺激鳃丝粘液的分泌,影响鳃的正常呼吸功能,严重时甚至诱发鱼类的应激反应,导致鱼类的生长放缓,饵料系数增大。(三)池水浑浊导致整个池塘的养殖生态系统处于不良状态,物质的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溶氧而不能快速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从而对水生动物的生长造成影

5、响。三、怎么改善养殖水体浑浊?建议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样,如果是养殖水体没有什么藻相,且浮游动物过多,需要进行浮游动物的处理,杀灭或者使用水泵加滤网过滤掉浮游生物,之后在进行净水和培藻的处理。如果是雨后倒藻引起的水浑,处理建议方案如下:首先是解毒。很多人问,为什么要解毒?解的是什么毒?因为天气变化,下雨后,会有一部分藻类死亡,引起底部溶氧不足,引起水浑,所以先解毒,用带有吸附和过滤的解毒剂,比如绿水解毒灵,里面含有腐殖酸钾,可以对水有净化作用。其次是调水。用氨基酸精华液1瓶+富藻2号(1桶),晴天兑水全池泼洒,

6、使用5亩,1米水深,2-3天水色转绿,之后根据水色具体情况实时追肥;4月之后,水温回升,可配合精品小球藻(2L),一起使用5亩,效果更好。第三是通常3天见效。一般3天后水色变化,转好,为绿色,这时候生长繁殖比较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