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

ID:40357748

大小:53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3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_第1页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_第2页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_第3页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_第4页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高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O9.6课堂由我主宰,精彩由我展现,奇迹由我创造,未来不再渺茫。渭南市实验初中高武生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能用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猜想:增大、减小、相等【实验原理】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3)  (HCl)    (CaCl2)    (CO2)   (H2O【实验装置】【发现问题】为什么同一个反应,各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

2、,前面装置中的不相等,而后面装置中的相等?【分析问题】两个装置的区别是;因此,(填“前”或“后”)面的装置中遗漏了物质的质量没有称量到,因而天平不能达到平衡。【实验原理】氢氧化钠+硫酸铜→ 硫酸钠+氢氧化铜NaOH  CuSO4Na2SO4Cu(OH)2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FeCuSO4FeSO4Cu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视频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内容: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反应。概念要点:8克水蒸发变成8

3、克的水蒸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1L的氢气与8L的氧气反应生成了9L的水,对吗?(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为什么会质量守恒呢通电动动脑,想一想4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种原子,分别为:个氢原子、、个氧原子;这些原子,生成个氢分子、个氧分子。284重新组合42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4、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质量守恒的原因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重新排列组合质量种类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种类元素的知识反馈: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1、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大。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镁+氧气氧化镁点燃学以致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带的质量。2、小明同学用10g高锰酸钾做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9.2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符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

5、的质量等于生成固体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质量减轻,证明生成了0.8g氧气。(2)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这一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3)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3A+B=C+D2g5g4g(1)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实现“点石成金”不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不对.铁钉生锈后,生成的铁锈(主要成份是氧化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钉、氧气和水的质量之和。(4)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则生

6、成氧气的质量为——克0.48KClO3KCl+O2↑MnO2△KClO3MnO210g反应前反应后KClMnO29.52g(5)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碳、氢氧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石蜡+O2CO2+H2O点燃OC、H、O(6)O2+2SO2=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SO3(7)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您认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O2(8)若N2+O22A,则A

7、的化学式_____放电NOC、HO9.6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含义质量守恒的原因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问题C、HO9.6作业布置:正式作业:习题4.3第1、2、3题家庭作业:绩优学案第75、76页C、HO9.6这不是结束,希望它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