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

ID:40362713

大小:57.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1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_第1页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_第2页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_第3页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_第4页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技术、安全措施一、工程施工名称:阜东变新建10kV线路(阜工线)工程。(社会工程)二、作业条件及风险等级:作业地点:阜新市高新园区。作业性质:新建10千伏线路,高压电缆敷设,开关架、环网柜、安装。作业条件:公路旁。风险等级:3级。措施1.工作任务:新建阜工线线路总长4.426KM;其中电缆线路1.44KM;架空线路2.986KM;

2、变电站至阜工线1号杆、阜工线21-22号、阜工线59-60号杆、阜工线68至辽工大变电所均采用电缆连接。电缆采用YJV22-3×300mm。阜工线架空部分导线采用JKLYJ-240绝缘导线。阜工线1-45号杆采用燕翅型横担左右水平排列。46至68号杆采用L75*8*2300横担垂直左右排列。共组立B-230/15米水泥杆35基、B-230/12米水泥杆5基,钢管杆:12.5米4基、12米3基、10米1基;安装负荷开关1台(阜工线41),用户负荷分界开关1台(阜工线68)。2.计划作业时间:2012年04月20日08时3

3、0分至2012年09月30日16时30分3.施工班组及人员分工:项目负责人:王德全    工作许可联系人:刘雪峰工作负责人:金有为   技术负责人:王洪利安 全 员:韩玉海   .施工作业班组:作业班组名称:配电分公司一、二、三班作业班组成员:李占峰,董德全,蔡飞,王子宽,孟凡明,张志学,李国强,张世全,任洋,周波,付强,赵伟,张冷光,吴瑜,刘扬,王文才,陈浩,马登秋,魏庆元,李金益,陈铎,刘洪友,张宏磊,靳辉,张铁华,刘宏鹏,刘凤阳,刘宝臣,王大鹏,孙宇,程玉革,曹立会,孙冰健,李树林,蔡大成,李玺罡。厂家人员:第1

4、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外雇临时人员:杨宝志,张宝清,李万恒,张立国,吴江,孙维波,张学生,王彦友,彭学光,代宝庆,齐宝林,张宝田,刘俊明,高广武,杨宝才,刘万议,刘春,王洪义,王洪飞,王纲,王飞龙,田少武,鲍时辉,金鹏,朱德新,刘国忠,孙万久,辛树林,兰俊军,于志永,秦永福。吊车司机:金景哲,丛岩,王楠。                    共计:70人四、施工技术措施(一)线路部分1、防雷和接地杆塔接地装置型式:接地体采用五极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柱上开关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欧姆。避雷器的安装地点和安装原则:避

5、雷器采用HY5WS—17/50型氧化锌避雷器、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加装避雷器、柱上开关的两侧加装避雷器。2、基础工程地质情况全线地面1.5米内土质为松沙石,1.5到2.5米为坚土及岩石,全线的土壤冻结深度为1.48米。 3、基础使用条件:根据地质情况和对水泥杆的倾覆计算确定线路均采用B190-15M水泥杆。4、导线的交叉跨越10kV导线至承力索或接触线的最小垂直距离为3米10kV导线至公路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为7米10kV导线至6—10KV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为2米10kV导线至被跨越弱电线路的最小垂直距离为2米10kV线路

6、电杆外缘与铁路轨道中心的最小水平距离:交叉:5米、平行:杆高+3米10kV线路电杆中心至公路路面边缘的最小水平距离为0.5米 5、线路其它部分在线路的重要分支处加装故障寻址器、接地线夹。绝缘子选择:直线绝缘子采用P-20T型,耐张绝缘子采用xP-7C型。第1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二)电缆沟开挖及电缆井施工电缆沟及电缆井施工必须有完整的施工设计。缆沟及电缆井完毕,支架应齐全,接地良好。土建施工中对电缆保护管大致有两种,一是直埋排管,二是混凝土包封排管,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对排管接头工序严格把关,保护管对接插入的深度不

7、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5~2倍。对直埋排管如遇土质疏松的地方在接头处应使用C10以上的混凝土打垫层,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施工中保持保护管内的清洁,土建施工完毕保护管内不应有水泥残渣,砂砾等杂物以免划伤电缆,保护管的外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保护管应有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直埋排管底部应有不小于100mm的旱砂垫层,垫层宽度在保护管两侧不小于50mm,电缆沟回填旱砂,至最上层保护管厚度不小于100mm,为防止外力破坏回填旱砂的上面宜加盖混凝土盖板,盖板宽度应超过保护管两侧各50mm。混凝土排管垫层使用C10混凝

8、土厚度不小于100mm,包封使用C20混凝土,排管超过2层以上应在保护管外层绑扎钢筋,包封混凝土至最上层保护管厚度不小于200mm。保护管的排列应考虑电缆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一般不应超过3层,数量不宜超过12根。排管路径上应埋设警示带或电缆标桩,标桩应埋设在转弯处、分支处,直线段埋设距离不超过50米。(三)电缆外观检查及保管。电缆封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