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ID:40364995

大小:4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_第1页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_第2页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_第3页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_第4页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值班电工。低压电工不得从事高压作业,学习电工不得独立操作。严禁非电工作业。2、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或电工应根据规范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工程部备案。3临时用电工程施工程序应遵循:施组→交底→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检查整改→维修保养→竣工拆除。4架空线必须采用

2、绝缘导线或电缆,电杆倾斜不应大于杆稍头的一半,转角、终端杆按线路反方向倾斜一个杆头,横担歪斜不应大于其长度的1%。5架空线路的拉线与电杆夹角宜为45°,拉线底盘埋设深度不小于1.2m。撑杆与主杆的夹角宜为30°,撑杆埋深不小于1m,同档距内导线弧垂应一致,杆上引下线应穿保护管,保护管应作防水弯头。6电缆不得沿地面或基坑明敷,埋地敷设时:过路及穿过建筑物时,必须穿保护管。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过路保护管两端与电缆间应作绝缘固定,在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20米处应设电缆走向标示桩。7电缆不宜沿

3、钢管,脚手架等金属构筑物敷设,必要时需用绝缘子作隔离固定或穿管敷设。严禁用金属裸线梆扎加固电缆。8生活区、办公室等室内配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过墙要穿保护管。9地下工程所用电源线必须使用橡套电缆,且沿墙壁等架空敷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固定时也应用绝缘子。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10不得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下方,从事任何吊装作业。在架空线附近吊装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至工作完毕,其安全距离为:吊装作业绳和吊装物侧向与10kv高压线的水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m。11配电系统宜设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室)

4、→分配电箱→开关箱。12分配电箱:总空气开关→分路漏电开关→瓷插(额定容量100A以上的漏电开关可不加瓷插)。13开关箱:漏电开关→瓷插→插座(设备)14配电箱使用材料要求:A、配电箱(盘)不得使用木制材料B、配电箱、盘(配电柜除外),电器安装板应使用绝缘板。C、箱内配线(配电柜除外),必须使用绝缘导线。15室外配电箱应设防雨、防砸棚和围栏,围栏高1.7m,格栅间隔0.15m。围栏设门向外开,并配锁,在围栏明显位置应挂警告标志。16室外固定式配电箱(移动箱除外),应在自然地面以上设0.5m的水泥抹面

5、砖基础,基础内应留有存放余量电缆装拆电缆的方便孔槽。17开关箱应背向基坑,关闭箱门,摆放在地面以上0.15m的水泥抹面砖基础上,并在箱门内侧贴有控制降水井编号,水泵电源插头与插座编号应一致。18现场配电系统应设三级以上漏电保护,形成分级保护即在总箱内设漏电保护器,作第一级漏电保护,在分箱及开关箱内分别设漏电保护器,作第二至第三级保护。19凡装有专用变压器的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一律按TT—S保护接零系统供电,即实行三相五线制。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20电焊机、钢筋埋弧对焊机使用时,焊把线,地线应同

6、时拉到施焊点,二次线与焊机连接应用线鼻子、二次线及焊钳绝缘应完好无损。电焊机均应装设“安全节电器”,焊机室外使用时,应有防雨水措施。21潜水泵使用前应作检查,测试、绝缘电阻不小5mΩ,电缆线应接线正确,无破损、无接头、泵运行时,在半径30m水域内不得有人畜进入。挪动水泵时应断电,并不得拉拽电缆,挪动水泵的绳应用绝缘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22降水工程中每台水泵应设带漏电开关的开关箱。23振捣器使用前应检查外观和电缆线,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一人理线,一人操作,电源线不得拖地,不得敷设在水中。

7、24夜间施工用的照明装置宜采用固定灯具。25施工现场外接电源,必须签订用电安全协议书,其中须注明允许安全用电额,办理用电交接手续,并安装电表计量。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