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

ID:40371577

大小:3.8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1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_第1页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_第2页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_第3页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_第4页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宋丽云余文鹏导电聚合物简介纳米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导电机理纳米导电聚合物的发展前景导电聚合物微米/纳米结构的合成一导电聚合物简介导电聚合物(conductingpolymer)又称导电电高分子,是指通过掺杂等手段,能使得电导率在半导体和导体范围内的聚合物。通常指本征导电聚合物(intrinsicconductingpolymer),这一类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从而形成了大的共轭π体系。π电子的流动产生了导电的可能性。导电聚合物简介导电聚合物打破了聚合物为绝缘体的传统观念,因而被称为“第四代聚合物”。它既具有金属和

2、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又保留了聚合物的轻质、柔性和可加工的特色。这种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传感技术、分子电子学和纳米器件以及驱动器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第一种导电聚合物(聚乙炔)的合成金属态聚乙炔掺杂碘薄膜状聚乙炔粉末状聚乙炔第一种导电聚合物的合成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导电聚合物的三位发明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马克迪尔米德教授、另一位美国科学家黑格尔教授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教授。第一种导电聚合物-聚乙炔的发明者导电聚乙炔发现之后,人们又相继发现聚吡咯(PPy)、聚苯胺(PAn)、聚噻吩(PTh)、聚对苯(PPP)、聚对苯撑乙烯(PP

3、V)等共轭聚合物掺杂后都具有导电性,从而大大拓宽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范围.导电聚合物的发展Molecularstructuresofcommonconjugatedpolymers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所谓纳米结构是指在空间有两维或两维以上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的纳米粒子、一维纳米线(管)、二维平面材料以及三维纳米结构。作为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高分子除了具有导电聚合物的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感能力比普通聚苯胺提高三个数量级。因此,研究导电聚合物的纳米结构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在化学、物理学、电

4、子学、光学、材料学以及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二纳米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导电机理1纳米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导电聚合物是完全不同于由金属或碳粉末与聚合物共混而制成的导电塑料,它除了具有聚合物结构外,还含有由掺杂引入的一价对阴离子(p型掺杂)或对阳离子(n型掺杂.所以通常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分为聚合物链和与链非键合的一价对阴离子或对阳离子两部分组成。导电聚合物除了具有高分子本身特性之外,还兼具了因掺杂而带来的半导体或导体的特性。二纳米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导电机理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各种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不尽相同,下面仅以碘掺杂的聚乙炔的导电机理为

5、例,对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进行分析众所周知,π电子云结构较松散,当聚乙炔暴露在碘蒸气中,易被碘氧化而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自由基(也称为极化子)。正离子自由基中的单个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容易与相邻的双键中的一个电子形成新的双键,产生新的正离子自由基,而新的正离子自由基中的单电子又会形成新的双键,产生新的正离子自由基,这样沿着链的方向依次传递下去.电子就在整个共轭链上流动起来。可见,正是碘的掺杂引发了电荷在整个共轭链上的传递。三导电聚合物微米/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模板法无模板自组装法电纺丝法以某些特殊形貌的材料作为反应或加工的模板,合成具有相对应形

6、貌的目标材料的方法。模板法所用的的模板通常有多孔材料、纳米纤维。自组装是利用分子间的氢键、范德瓦耳斯力和配位键等弱相互作用,通过自发过程,形成管线、球等复杂结构及二维和三维有序结构.聚合物溶液被装入纺丝容器内,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液体从喷丝嘴喷射出去,形成细流。由于电荷的排斥作用,细流发生劈裂,同时溶剂挥发,于是形成微米/纳米纤维并沉积在收集电极上。模板法制备的聚吡咯、聚噻吩和聚苯胺纳米管/纳米线(a)聚吡咯纳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b)聚吡咯纳米线的扫描电镜照片;(C)聚噻吩纳米线的扫描电镜照片;(d)聚苯胺纳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无模板法

7、制备的(a)聚苯胺纳米管(b)聚吡咯纳米管/纳米线(c)聚苯胺微米球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平均直径139nm)应用1应用于电致发光、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和非线性光学器件等方面。2其掺杂后表现出较高的电导率,可以应用于防静电涂层、电磁屏蔽和微波吸收等方面。3导电聚合物的掺杂---脱掺杂过程可逆,可以应用于制备二次电池、人工肌肉、电子鼻和防腐材料等。导电聚合物微米/纳米结构在电学、力学、气体传感等方面具有优于普通导电聚合物的性能,并且可以与其他材料(碳纳米管,TiO2,生物酶等)实现纳米层次的复合,得到多功能复合材料,因此在纳米电

8、子学、传感器及先进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前景.感谢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