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ID:40374109

大小:50.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1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_第1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_第2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_第3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_第4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1前言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孔的一种成桩方法,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须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层,而且设备投入较少,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都在水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

2、重时甚至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钻孔过程中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能保质、保量完成。2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2.1漏水护筒外壁、孔下漏水,严重的会引起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原因分析: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②遇到溶洞致使孔下漏水。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在钻进中如发生漏水现象不能保证孔内水头时首先集中力量加水,使水位不再下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如下处理:①属于护筒漏水时,应立即停止钻

3、孔,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在筒外周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②孔下漏水时,应用泥膏填至不漏水为止,并用泥浆护壁;如在石灰岩地层钻孔时发生孔内水位骤降,很可能是遇到溶洞,此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投块石和粘土冲压,将穿越溶洞部位充填密实至孔内不再失水为止,然后再重新钻进。2.2坍孔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孔内水位骤降,排出的泥浆中不断有气泡上冒,出土量显著增加但不见进尺,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坍孔迹象。原因分析:①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

4、实而漏水;②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倾倒,或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③泥浆稠度小,起不了护壁作用;④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⑤向孔内加水时流速过大,直接冲刷孔壁;⑥在松软砂层中钻孔,进尺太快。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孔口坍塌时,可拆除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在钻;②轻度坍孔时,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③严重坍孔时,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④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稳定;⑤提升钻头及下钢筋笼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⑥在松软砂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且用较好的泥浆护壁。2.3扩

5、孔及缩孔原因分析:①扩孔是因孔壁坍塌而造成的结果,或钻孔浅部地层有流砂层,钻进时钻具晃动太大;②缩径的原因有三种:钻锥补焊不及时,磨耗后钻锥直径缩小,以及地层中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如扩孔不影响进尺,可不必处理,如影响钻进,则按坍孔事故处理。遇流砂层时应提高护壁泥浆密度和黏度,若流砂层较厚或地下水流速过大时,宜加入钢护筒。钻进时尽量减少钻具晃动;②对缩孔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2.4钻孔偏斜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偏孔即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造成偏孔的原因有:①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耗,部

6、件松动;②土层软硬不均匀,致使钻头受力不均;③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④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⑤钻杆弯曲,接头不正。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安装钻机时要求钻头中心、钻盘中心和护筒中心在同一轴线上,钻架必须垂直,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检修钻孔设备;②偏斜过大时,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速上下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③如有探头石,宜用钻机钻透,倾斜基岩时,可用混凝土填平,待凝固后再钻。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I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

7、措施3.1卡管卡管即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原因分析:①导管埋深过大;②初灌时,隔水栓堵管;③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或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④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⑤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灌注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长于混凝土初凝时间而卡管;⑤有异物使导管和钢筋笼卡住等。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导管埋深宜为3~10m;②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③加强对混凝土各项质量指标的控制,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及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8、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水泥中不能含无水石膏成分,水泥安定性要合格,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