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ID:40374395

大小:53.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1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_第1页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_第2页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_第3页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_第4页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顶管穿越和作业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1.基坑安全管理措施:1)由有资质的土建工程师提供的技术计算书,包括基坑护壁的

2、设计计算、护壁厚度的选择、安全系数的计算、钢筋与混凝土的选择、四木架基础的选择等;2)土建工程师和监理必须在现场监督混凝土护壁的钢筋绑扎、护壁的厚度、支模和浇注等关键工序,必要时对混凝土强度取样检查;3)成形后的基坑的要有由土建工程师的定期检查,检测其位移做好检查记录,特别时雨后必须进行基坑检查后才允许进入基坑作业;4)基坑四周2米(是否修改为经计算,?米范围内不允许存在静载荷),禁止堆放材料和停放设备;开挖出来的土不允许堆在作业坑四周以免加大支壁的侧压;土质较差或是路边的作业坑应考虑选择圆形支

3、壁,顶管套管用可靠的楔子固定,以防滚动;5)基坑四周必须设置Φ48脚手架钢管制作的防护栏杆(上护栏、中护栏和踢脚板);下道栏杆离地0.6m,上道栏杆离地1.2m,踢脚板高0.2m,立杆间距不超过1.5m。立杆距工作井边沿1m,且内外两侧1m内需做场地平整;防护栏杆刷红白相间安全警戒漆(间距300mm),踢脚板刷红白相间安全警戒漆(间距200mm),并在护栏上悬挂警示牌。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及平网。防护栏用抛撑进行加固,杆件之间用扣件连接。防护栏在盘梯口设置1m宽可开闭小门。盘梯与地面夹角在

4、45°以下,中间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底距井底的净距应不小于2m。盘梯宽度不小于0.5m,盘梯不靠井壁侧设1.2m高扶手,踏步采取防滑措施。6)超过2米的基坑按高空作业防护标准执行,施工平台必须有足够强度的防护栏杆和全身式的安全带,在吊装过程,顶管内的监护人员和下层操作人员应站在落物碰不到的地方;7)在作业坑四周筑围堰,防止雨水倒灌入基坑,并在坑内配备专门抽水泵及积水池。8)夜间施工井内采用36V低压防爆灯,在作业区内及护栏四周合适位置悬挂警示标志。9)在施工现场布七牌一图、宣传栏,施工场地要有明

5、显的施工标记。10)顶管基坑深度≤4m,在防护栏盘梯口设置一处逃生通道。顶管基坑深度≥4m,在防护栏盘梯口设置两处逃生通道。2.受限空间管理措施:1)任何进入基坑和进入顶管内的作业按受限空间进入程序执行,由顶管负责人签署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2)受限空间进入人员、负责人员、监护人员必须经过受限空间培训;3)每天按要求做好的安全交底和班前会等;做好进入人员的进入记录,进入受限空间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有合适的通讯联络器材,监护人员不能离开岗位;4)保证基坑的自然通风,并定期做气体检测,测试内容包括氧气浓

6、度,一氧化炭、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检测等,顶管长度超过50米时,必须强制通风。5)保证顶管现场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包括车辆、安全绳、担架、急救箱及紧急联络电话等,保证在紧急情况进行施救;6)电源绝缘和接地良好,必须使用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地方使用12V的安全电压)并有合适的漏电保护等;所有的照明灯具必须是低压,密封,防水的;所用的配电箱设置在地面上,不要带入坑内,并有防水功能8)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绝缘带钢头的长靴,包括合适的雨衣,合理安排顶管内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顶管在顶

7、进时,里面不允许有人。9)禁止管坑边缘1米内存放设备,以防落物伤人。10)若道路边沟有水,必须在顶管中心线两侧各设置2到围堰,内侧两道围堰间距≥3m,外侧两道围堰间距≥5m,抽空3个观测区域水,监护人每0.5h,观测一次并记录。(此项是否合适?请修改。)3.交通安全管理措施1)在公路两旁左右各50m划定施工作业带,拉警示绳围护并沿警示绳每隔10m挂红色警示灯,红色警示灯夜间开启;2)在施工区周围位置设立“前方施工,车辆慢行”和“施工区域禁止外人进入”提示的标志牌,在人口密集区设置全封闭式安全栅栏

8、,将作业区域与外界有效隔离;3)施工车辆需临时占用公路时,提前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在两端设置警示标志和穿反光背心的交通指挥人员;4)作业平台和作业工棚应远离公路侧,以免公路车辆的伤害。4.开挖和地下扰动施工安全措施1)联系相关障碍物管理单位,核实障碍物的名称、数量、位置及埋深并确定开挖方案。2)使用地下障碍物探测器进一步探明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及埋深并在地面做出明确的标识。3)在已探明障碍物的位置划出一个安全开挖范围,采取人工发掘的施工方法。4)对已发掘的地下障碍物采取有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