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探安全技术规程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

ID:40377447

大小:57.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1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坑探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坑探安全技术规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坑探安全技术规程1探槽、探坑掘进1.1采用人工掘进探槽、坑探时,槽(坑)口四周应设置不低于20cm的挡石防止落物伤人。1.2严禁在悬石下作业,严禁采用挖空槽壁自然塌落方法掘进。1.3槽、坑壁应保持平整,及时清除松石。槽、坑口两侧1m范围内严禁堆放土石和工具。1.4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两壁应及时进行支护。1.5作业区应有2人以上,槽内2人以上同时作业时,相互间距应大于3m。1.6深度超过3m时应以轻型钻

2、机或浅井代替。1.7采用爆破法掘进时,宜采用抛掷爆破或松动爆破法及无眼爆破,并控制药量,注意药包位置和抛掷方向;无眼爆破宜将药包贴在岩石表面、侧面或底部,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飞石伤人。  2第1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坑探安全技术规程1探槽、探坑掘进1.1采用人工掘进探槽、坑探时,槽(坑)口四周应设置不低于20cm的挡石防止落物伤人。1.2严禁在悬石下作业,严禁采用挖空槽壁自然塌落方法掘进。1.3槽、坑壁应保持平整,及时清除松石。槽、坑口两侧1m范围内严禁堆放土石和工具。1.4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两壁应及时进行支护。1.5作业区应有2人以上,槽内2人以上

3、同时作业时,相互间距应大于3m。1.6深度超过3m时应以轻型钻机或浅井代替。1.7采用爆破法掘进时,宜采用抛掷爆破或松动爆破法及无眼爆破,并控制药量,注意药包位置和抛掷方向;无眼爆破宜将药包贴在岩石表面、侧面或底部,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飞石伤人。  2第1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浅井掘进2.1井口应设置不低于1.2m的防护围栏,设不低于20cm的锁口挡石板,井口段井壁必须进行支护。2.2掘进时遇不稳定砂砾层、含水层,应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强支护措施。2.3在山坡上掘进浅井时,应清除井口上方及附近浮石(土)。上、下均有井位时,应先完成下部浅井后,在掘进上部浅井。

4、井口1m范围内严禁堆放工具、燃料和石碴等,5m内严禁摆放、堆放大型设备或燃料。2.4井壁应设置牢固可靠的扶梯,供人员上下,作业人员升井、下井应配挂安全带。禁止乘坐吊桶(筐)或者沿绳索攀登及徒手攀爬井壁升井、下井。2.5井下应设置安全护板。木质护板厚度不小于50mm,钢质护板厚度不小于5mm,护板距井底不超过3m,升降作业时人员应处于护板下方。2.6采用爆破法掘进时,宜采用松动爆破法,并控制药量,采取覆盖措施;无眼爆破孤石时,宜将药包贴在岩石表面、侧面或底部,并控制药量,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飞石伤人。2.7拆除浅井支护时,应由下而上,边回填边拆除。  3竖井掘进3.1

5、竖井断面根据井深、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而定,为便于支护一般采用矩形,其长边应尽可能垂直于软弱面。3.2井口段必须进行支护,井身根据地层情况确定支护类型,可采用间隔支护、紧密支护、吊框支护、插板支护等方法,对砂砾层、含水层、岩层较为破碎的地段,必须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强支护等安全技术措施。3.3井口应有不低于1.2m围栏和不低于20cm的锁口挡石板,井下应设置安全护板,木质护板厚度不低于50mm,钢质护板厚度不应小于5mm,护板距井底不超过3m,升降作业时人员要处于护板下方。3.4爆破掘进时,宜采用松动爆破法或光面爆破,控制好药量,做好防护措施。3.5竖井应设人员上

6、下扶梯,上下井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4第11页共12页仅供参考[整理]斜井掘进4.1井口应尽量选择在地形开阔、地层稳定的地方。4.2井内设宽度不小于50cm的人行道,井内每隔20m-30m设一安全避让硐。坡度小于30°时,人行道可不设梯道,坡度大于30°时,人行道应设台阶或梯道。4.3斜井口应设挡车门和挡车栏杆,井中设挡车器,运渣车必须有安全装置。4.4提升机距井口不小于5m,提升机运行时,人行道禁止通行,运渣车下方严禁有人。4.5提升机必须由专人操作,接近出口时应降低提升速度,运渣车上来后,应先关好挡车栏杆(门)才准摘钩,空车下放时,应先将运渣车与挂钩挂好后再打

7、开挡车栏杆(门)。运渣车严禁乘人。4.6采用轨道提升时,轨道铺设应平整、稳固,并适时清理轨道两侧的渣石,防止发生脱轨事故。  5平硐掘进5.1在满足地质勘察要求的情况下,硐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边坡稳固的部位,开硐前应清理硐口上边坡的浮石,视情况在硐口上方设防护栏并开挖截水沟。5.2平硐地处道路边或者道路上方时,应有防护措施,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设人员警戒。5.3平硐地处交通干线(铁路、公路)下部时,其硐顶上方岩体厚度不小于15m,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5.4平硐穿过山间凹地施工时,其硐顶上方岩体厚度不小于15m。5.5在破碎松散岩

8、层开口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