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

ID:40383414

大小:443.9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1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6∕T 1036-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15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036-2018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TechniquelyRulesforDiagnosisandDetectionofSesameBacterialWilt[RalstoniasolanacearumSmith]2018-07-03发布2019-01-04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1036-2018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13症状诊断..........................................................................14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3、..............15病原菌PCR检测....................................................................2附录A(资料性附录)培养基配制方法..................................................3附录B(资料性附录)PCR检测引物、反应体系条件......................................4IDB36/T1036-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菊玲、李信申、黄小梅、刘清兰、熊艳、黄瑞荣、王希、史建苗、盛琦、饶喜。IIDB36/T1036-2018芝麻细菌性青枯病诊断及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芝麻细菌性青枯病(Sesamebacterialwilt)诊断及检测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症状诊断、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PCR检测。本标准适用于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症状诊断、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PCR检测。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16srRNA序列细菌染色体上编码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存在于所有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

5、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已成为病原细菌检测和鉴定的重要方法。2.2ITS序列16S~23SrRNA基因区间的一段高度可变序列,该区域种间多态性丰富,而种内却非常保守,这些特点使得它在细菌分类鉴定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3症状诊断初期在茎杆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块,继而呈黑褐色条斑向上下扩展,顶梢常有2个~3个梭形溃疡状裂缝,部分病茎溃疡状裂缝可延伸至茎杆中下部,溃疡状裂缝出现早而多的病株常呈畸形。病株顶端先出现萎蔫,继而整株呈失水状,早期夜间可恢复正常,后期则呈黑褐色枯死。病株茎部维管束变褐色,髓部空洞。折断茎杆常可见菌脓形成的透明细丝。茎杆表皮

6、下常可见泡状隆起,刺破后有乳白色菌脓溢出,渐成为漆黑色晶亮的颗粒。4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4.1菌株分离与形态学鉴定4.1.1菌株分离采集典型的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标本,剪取病健交界处病茎3cm~4cm,经75%酒精消毒、灭菌水冲洗后,剪去两头取中间段置于装有5ml~10ml无菌水的试管中静置5min左右至悬浮液变混浊,用接种环蘸1DB36/T1036-2018取少量粗悬液分别在NA平板和TZC平板上划线或涂布。28℃培养72h后观察菌落形态。挑取典型菌落,进行光学显微镜下菌体的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和形态观察。4.1.2形态学鉴定根据以下形态学特征作为鉴定依据。青枯菌革兰

7、氏染色反应为阴性,菌体杆状,具1根~4根极鞭,无荚膜。在NA培养基平板上于28℃培养72h,见附录A,菌落呈污白色,平滑有光泽,呈粘液状,直径2mm~3mm。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TZC,下同)选择性培养基上,28℃培养72h,产生的菌落呈不规则圆形,具流动性,中心呈红色至桔红色,边缘为白色,菌落直径2mm~5mm。4.2菌株致病性测定4.2.1接种体制备8将形态学鉴定为青枯菌(R.solanacerum)的菌株于NA平板上培养活化48h后,配成1×10CFU/ml菌悬液供接种备用。4.2.2接种期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