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

ID:40385086

大小:435.56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8-01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_第1页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_第2页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_第3页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_第4页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上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梁山街道中学历史教研组一、三国鼎立的形成政权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过程:二、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外族内迁北民南迁江南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文化的内容影响: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并为最终的统一奠定基础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魏、蜀、吴的建立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赤壁之战背景:第四单元知识网络特点: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大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0年概况: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时间:公元208年概况: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曹丕220年洛阳魏刘备221年蜀成都孙权吴229年建业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一时间无力再南下;孙权保住了江东、江南地方;而刘备则取得荆州,并进而取得四川一带,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哪三国,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我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

3、形成是历史的进步……不,我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一种退步……魏蜀吴刘备曹丕220洛阳221成都222建业孙权从局部统一与大规模分立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局部的统一,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从统一与分立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国家分裂,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江南的开发时间:六朝时期(江南逐步得到开发。原①江南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因②北方人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影响: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

4、南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经济格局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使经济南北差距缩小,趋向平衡。南方的初步开发孙吴开发江南诸葛亮治蜀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原因表现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原因表现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统治重视

5、发展经济。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内容影响迁都到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学习汉语,与汉族通婚等。通过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巩固了统治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五胡)内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1、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 北方大融合,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北民南迁后,江南经济开始

6、赶上北方,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3、国家长期的分裂混战状态使人民渴望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特别提示]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突出特征。要正确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有四种途径: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往来;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汉化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农业化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

7、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项目人物成就地位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数学祖冲之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年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个人因素: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世纪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地理学郦道元《水经注》:记述1252条河流及河流沿途情况优秀的地理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艺术书法绘画雕塑东晋的王羲之,是书法艺术集大成者,代表作《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后

8、世称为“书圣”。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古画中的珍品。1.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2.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随佛教传播发展起来,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曹操建立魏国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孙刘联军战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