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ID:40386060

大小:294.5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01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专项复习之古诗词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一)目标:1、识记各诗篇的作家信息;2、理解诗意,正确默写名句;3、把握内容主题,品味名句。复习篇目《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写景:青山绿水)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写景:小景衬大景)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哲理句:新旧事物的交江春入旧年。替。)乡书何处达,(抒情句、主旨句:思念归雁洛阳边。家乡和亲人。)名句赏析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江水浩淼无边的壮阔大景衬托出来。《次北固山下》练习反馈1、析题:“次”的意思:2、内容主题

2、:3、明确:青山指:绿水指:4、名句赏析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①诗意:②修辞:对偶、拟人③赏析:写旅途中见到江南冬末春初之景,抒发思乡念亲之情。美景中蕴含理趣,即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旅途中停宿北固山长江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到。赤壁(杜牧唐代)---咏史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写实)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议论) 铜雀春深锁二乔。1、内容主题:2、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古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①诗意:假如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了。②写法赏析:

3、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语言含蓄有味。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练习: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咏史诗。特点是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诗的前两句借

4、一件古物来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浣溪沙苏轼北宋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序:交代写作背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上阕:写景。描写兰溪美景,画面清丽、洁净又富有生机。诗人心情轻松、愉悦、怡然自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下阕: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1、背景:贬居黄州,疾病初愈。2、内容主题:3、下片赏析写游清泉寺所见美景,表达词人了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巧用典故,一反

5、原诗的悲观,劝勉人们不要徒发伤悲衰老之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拟人)《十五夜望月》1、内容主题:2、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写望月所见,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①“落”字之妙:②全句之妙:将秋思拟人化了,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含蓄。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范围,意境高远。⑴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

6、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⑵有的版本最后一句是“不知秋思在谁家”,你认为是“在”字好,还是“落”字好?为什么?⑶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地白(白)凄清或清冷、寂静、凄凉“落”字好。“落”,将秋思拟人化了,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序。作用:交代写作原因。上片:写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水调歌头》1、背景回顾:41岁贬任密州太守5年,妻亡弟离。2、小序作用:交代写词时间和缘由。3、内容:上片:写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对月怀人,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祝福。4、主题: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