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ID:40386864

大小:3.7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8-0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活动课《黄河,母亲河》第一篇:了解黄河黄河知识知多少?抢答题1、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2、黄河全长多少米?3、黄河发源于哪座山?4、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5、黄河流域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6、黄河流域居住着多少人口?7、沿黄地区总有耕地多少亿亩?第二5464公里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75.2443万平方公里1.2亿人口3亿亩附加题1、说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诗或词(一句加10分)2、说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或民谣(一句10分)3、唱一首或一句与黄河有关的歌(一句10分,一首30分)第二篇:品读黄河欣赏黄河风光黄河发源地黄河发源地黄

2、河源头黄河源头黄河源头黄河源头龙头壶口瀑布九曲回环欣赏了黄河风光,你觉得哪一幅画面最能打动你?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欣赏下面一组黄河风光片,请你来写一段解说词。小组交流,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凌汛黄沙黄河长河黄河源第三篇:救救黄河黄河断流、母亲哭泣水土流失干枯的河床“保护母亲河行动”是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委、全国人大环资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的,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亲河-黄河、长江等主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一项社会性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在母亲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倡

3、导和树立环境意识为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和促进生态平衡作贡献。保护母亲河行动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公益广告第四篇:感悟黄河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这节活动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概况,欣赏了黄河的风光,也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你有哪些收获呢?把它写成文字吧。参考题目:《母亲河不再哭泣》《爱我黄河,爱我中华》《我家旁边有条河》《由黄河断流想到的……》黄河,母亲河黄河的形成之一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4、。之二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黄河的特点黄 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水少沙多。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

5、0厘米。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三是地上悬河。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从先秦时期至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余次

6、,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鲤鱼跳龙门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

7、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大禹治水禹作为一个作出多方面伟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拜,因此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禹的出生就很神秘,据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以治洪水,天帝发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