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形态与结构1

细菌形态与结构1

ID:40388300

大小:1.38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8-01

细菌形态与结构1_第1页
细菌形态与结构1_第2页
细菌形态与结构1_第3页
细菌形态与结构1_第4页
细菌形态与结构1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形态与结构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章细菌形态与结构(Morphologyand structureofbacteria)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了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意义:细菌的鉴别;防治细菌的感染;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免疫学特征。第三节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概述:什么是细菌(bacterium)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的一种具有细胞壁单细胞微生物,广义的细菌:所有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狭义的细菌:典型的,数量最多的,繁殖迅速第一节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细菌的大小(SizeofBacteria)介于0.2-几个微米(μm)之间。(micromet

2、er,1mm=1000μm)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2.杆菌(bacillus)3.螺形菌(spirillarbacterium)球  菌coccus杆菌(bacillus)分枝杆菌双歧杆菌螺形菌(spiralbacterium)2.螺菌:多个弯曲1.弧菌:一个弯曲第二节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特殊结构:荚膜、菌毛、鞭毛和芽胞等。细菌的结构(StructureofBacteria)一、基本结构(一)细胞壁(cellwall,CW)表面结构,组成复杂,随细菌的不同而异 丹麦细菌学家Gra

3、m创建的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种: 革兰氏阳性菌(Gram’spositivebacteria,G+)和 革兰氏阴性菌(Gram’snegativebacteria,G-)G+菌的CW1、肽聚糖peptidoglycan:立体网状结构 又称:粘肽mucopeptide,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 肽聚糖支架:NAG-1,4-NAM,溶菌酶作用于该-1,4糖苷键四肽侧链:第三位氨基酸残基为Lys五肽交联桥:如5个Gly组成的注:NAG:N-乙酰葡萄糖胺;NAM:N-乙酰胞壁酸。肽聚糖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为粘肽(mucopeptide

4、)或胞壁质(murein)。丹麦病理学家革兰(HansChristianGram)为证实病组织切片中有细菌存在,在1884年介绍了脱色后再进行复染的差别染色法,后来被称为革兰染色法。青霉素作用点溶菌酶作用点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细胞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特异多糖脂多糖核心多糖脂质AG+菌与G-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

5、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5%-20%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多糖—+注意:G+菌与G-菌细胞壁的差异对其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 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有重要影响。4.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菌L型1935年在李斯特(LISTER)研究所首先发现故命名。概念:某些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抑制的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形成条件: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溶葡萄球菌素、抗体、补体等形态多形性染色—革兰阴性高滲培养基菌落油煎蛋样生物学

6、特性与医学关系仍有一定致病性,常发生在使用作用细胞壁的抗菌素治疗过程中,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此菌感染。L型细菌的形态和菌落:丝状L型葡萄球菌回复正常的葡萄球菌(二)细胞膜cellmembrane,CM为脂双层结构,与真核生物的细胞膜相似,但不含胆固醇;中介体mesosome: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G+菌; 参与细菌分裂; 拟线粒体。中介体(三)细胞质cytoplasm,又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其中含有的一些结构: 1、核糖体ribosome:70S(30S+50S) 2、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闭合环状D

7、NA 3、胞质颗粒:储存营养物质 如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1、质粒(plasmid):质粒是核质之外的双股环状DNA,携有遗传信息,能控制细菌的一个或几个特殊性状(这些性状并非细菌生存所必须)。2、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可达数万个70S大小亚基组成链霉素与小亚基结合,红霉素与大亚基结合阻止PR合成。红霉素链霉素3.胞质颗粒淀粉粒(granulose)及其它内含颗粒 淀粉粒()极体,迂回体())(四)核质nuclearmaterial或拟核nucleoid原核结构:无完整的核结构、核膜、核仁 和有丝分裂器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