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引发的思考

氧气引发的思考

ID:40389147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1

氧气引发的思考_第1页
氧气引发的思考_第2页
资源描述:

《氧气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习课《氧气引发的思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从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法等方面的复习,体验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2.通过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通过变化类型、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内容的讨论,体会化学分类思想。4.通过归纳不同途径获得氧气的装置或者设备,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原则。【教学重难点】1.形成有关氧气知识网络,体会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2.从不同的分类标准,体会化学学科的分类思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复习】展示

2、一张图片,一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教师】1.这里面收集了一瓶无色无味的纯净气体,它可能是?2.如果给它一个提示点,让大家都能很快判断出是氧气,你会怎么说?【展示课题】氧气是我们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重要气体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氧气的相关知识——氧气引发的思考【学生思考】1.氧气、二氧化碳等。2.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是人们一刻都不能缺少的气体。等等通过简单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并引出课题。【提问1】从化学的角度我们怎么研究物质?【提问2】哪个同学表述一下氧气的组成与结构?【提问3】对于物质的性质,我们通常会

3、从哪两个方面去学习?【提问4】请位同学归纳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思考并作答:从分子原子层次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学生回答:氧气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来归纳氧气的相关知识。【提问5】那我们在初中阶段接触到了哪些具体的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呢?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木炭、硫磺、氢气、红磷、铁丝、镁条、铝、铜、一氧化碳、甲烷、酒精、葡萄糖。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学生板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所学的与

4、氧气反应的物质,再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问6】为什么要学习氧气的性质呢?氧气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为了更好地利用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和助燃剂,常用作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帮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认识。【提问7】氧气有这些用途,那么如何可以获得氧气呢?学生回答:在初中阶段我们接触了哪些可以获得氧气的方法?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水的方法,并写出香瓜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整理获得氧气的相关变化及强化训练相关化学

5、方程式的书写。【提问8】通过梳理,我们形成了跟氧气有关的知识的网络,在这张网络图中,涉及很多的变化,你能把这些变化分分类吗?并说明进行分类的理由。为了更加了解这些变化的本质,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对这两类变化进行解释吗?学生回答:分成两大类,分离液态空气和将氧气加压降温分为一类,其余的为一类,理由是有无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类的角度认识变化,并从宏微两个角度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提问9】能不能将黑板上书写的这些化学变化再进行分类呢?那么,甲烷、酒精燃烧、葡萄糖的变化可以跟哪些

6、分为一类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分为两类,分解和化合。这一类反应都有氧气的参与,我们称之为氧化反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强化学生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理解。【问题10】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涉及18种物质,你能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吗?并解释你分类的依据。学生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出现不同的分类答案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强化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概念,并通过师生互评的过程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分类结果。【阶段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

7、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对物质、变化、性质等进行分类学习。学生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体验分类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问11】获得的氧气的这五种方法采用的设备一致吗?为什么?过氧化氢的实验装置应该是咋样的?收集装置是又根据什么进行选择呢?习题训练。学生思考作答,不一致。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不一致。在固体加热的装置上进行修改形成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对于反应装置(设备)选择的方法、根据气体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的方法。【总结】化学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归纳、不断总结的过程,希望

8、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定时归纳总结,使知识得到巩固,水平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倾听并思考,以后对于物质的学习从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用途、制法等方面学习通过氧气的复习网络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形成相应的学习模式。【教后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模式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