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

ID:40389574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1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_第1页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_第2页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_第3页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_第4页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课题空气教者阜南县柴集高级职业中学---陈莉影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本节内容是集化学实验现象、化学概念为一体的一节课,旨在

2、通过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是学生接触化学以来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节课分为两课时,本次授课为第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学会了观察实验现象,并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但探究能力还不足。文中涉及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一难点,学生容易把几种常见的物质当作纯净物,克服这一难点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清楚的掌握概念。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法学法教法:演示设疑点拨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时两课时二、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情景引入猜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

4、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打一物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设计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学生认真听谜语,讨论猜。用谜语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能了解空气的组成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认识空气1、演示实验:a.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b.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c塑料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了吗?一、空气的组成【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5、?【阅读】课本P26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实。思考:①.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学生观察,并思考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以视觉冲突直接切入主题,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热情。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②.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互动交流】通过改进上述实验,能在实验室中完成吗?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演示【实验2-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

6、里,见到什么现象?(3)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认识仪器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空气。2、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4)原理:磷+氧气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

7、,学生在观察时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氧化二磷P+O2P2O5(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分析能力探究影响因素【实验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5)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学生讨论思考5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