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

ID:40390574

大小:280.1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01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_第1页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_第2页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_第3页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_第4页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xxx有限公司安全教育——安全知识问答1.什么是“三违现象”?什么是“三不伤害”?什么是“三有防护”?三违现象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三有防护是指生产现场的设备和设施,要做到有边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转必有罩。2.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分类情况,在搬运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什么?.危险化学品就是具有易燃、易爆、腐蚀、中毒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按其危险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

2、品搬运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要轻拿轻放,禁止拖、拉、滚、抛。3.皮肤接触了溴素如何处理?立即用清水冲洗,再用1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然后涂上碳酸氢钠糊剂。4、粉尘对人体有何伤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由它的化学性质所决定,有毒金属和非金属粉尘进入体后,会引起中毒以至死亡,无毒性的粉尘也可引起各种尘肺病。5.厂内禁止吸烟,因为吸烟容易引起火灾,请问的表 面温度和中心温度是多少?烟头是表面温度是:200—300℃;烟头的中心温度是:700—800℃;6.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为防

3、止类似事故发生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放过;周围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7、灭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火灾的扑救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救人重于救火。火灾无法控制的时候,怎样逃生?大风的时候,应逆风逃跑。火灾可以控制的时候,怎样扑救?赶到火场的时候,应顺风跑去扑火、灭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手提式灭火器① 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②将灭火器喷嘴对准火焰的底部;③ 在灭火器直立时朝上挤压扳柄;④左右摆动灭火器喷嘴,将灭火器挤覆盖整个起火区域(2)推车式灭火器器使用方法①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②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

4、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③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④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⑤左手把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扳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考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住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8、职工在劳动安全健康方面有哪些应尽的义务?(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2)服从管理的义务;(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掌握安全卫生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的义务;(5)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报告的义务9.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1.1权利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

5、应急措施的权利;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提出建议的权利;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采取可以的应急措施后撤离的权利;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时要求赔偿的权利;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11.2义务: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义务。10.简述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应急处理。10.1溴素:强氧化剂。应急

6、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小泄露时隔离150m,大泄露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露:用苏打灰中和。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0.2.1,2—二氯乙烷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7、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0.3氯气(氯)危险

8、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对金属和非金属几乎都有腐蚀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