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

ID:40393369

大小:339.1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1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_第1页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_第2页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_第3页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_第4页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训二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实训目的掌握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图实训内容依据所给资料,在图A—4上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标出潜水流向,并计算(图A—4)C、D间水力坡度的近似值。分析图A—4潜水面的形状及其影响因素编图必须资料及用品有测绘要求比例尺的地形底图各井、泉、钻孔、试坑等水文地质点的实际资料(如编号、水位标高、潜水埋深等资料)当地表水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区内地表水在该时期的水位资料(已知区内测水站*年*月*日测得该处河水绝对标高为122.0m,所有地段河水坡降等于2‰)透明方格坐标纸1小张、大头针2枚、铅笔、橡皮、尺子等。资料整理先将全部地下水

2、位观测点进行编号,并用相应的图例及格式定在地形图上。如确定等水位线等高间距根据编图目的、比例尺的大小和观测点的多少而定。比例此大,观测点多,等高距应小一些。一般为1m,2m,5m,个别为10m。本次作业等高间距采用1m。求水位标高编图方法和步骤求水位标高透明方格坐标纸法作图法计算法计算机制图法目估法透明方格坐标纸法取一长方形透明方格坐标纸,其长度应大于区内相邻两点间最大距离。在图上按不同比例尺要求,选取一定间隔作为等水位线图的等高距,各线即为等值线。内插:只在两点间潜水面连续分布、水位标高是单调变化的条件下适用。若A、B两点需内插:首先在透明方格纸上找到与A点水位标高相同等值线,

3、将透明纸盖在地图上,使之与A重合,用大头针固定以A为中心旋转透明方格纸,使B点与透明方格坐标纸上相同的等值线相交。连接A、B两点,此连线与透明坐标纸上相应等值线之交点即为所求点。用大头针在交点上向地图扎针眼,将透明坐标纸移开B点,将各针眼点表上水位标高值即可。如附近有其他点可与A点内插,则继续转动透明坐标纸,方法同上。作图计算法选择相邻或相近、且水位差较大的两点(A、B)进行内插;用直线连接所需要内插的两点求出两点水位差,量出连点的距离,计算单位距离的水位差,求出内插点到已知点(A点或B点)的距离;在图中找出内插点的位置;用圆滑曲线连接内插点及和该点水位标高相等的各点根据地形地貌

4、对等水位线进行适当修正。注意事项测量各点水位工作时在有代表性的季节内进行(避免在雨后立即测量)。实测为潜水埋深。测量工作最好在清晨居民未用水之前进行。潜水面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的变化,多与地形的变化一致,但比地面坡度平缓的多。(隔水底板的产状、含水层透水性)泉和沼泽分布区,潜水埋深等于0潜水和地表水体之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岸边各点地表水位应与地下水位一致;地表水体各点水位按测站水位及河流坡降推定,等水位线不能穿越河流。当潜水与地表水物水力联系时,等水位线可穿越河流。连接水位相同各点时,要用圆滑曲线。实训编制**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图A-4),并标出潜水流向从图件分析潜水的补给来源

5、和排泄去路本区潜水面形状有何特征?说哪些因素影响?分析潜水面形状变化的原因。计算图A-4中C、D间水力坡度、C点潜水埋藏深度和含水层厚度(根据表A-3中15号孔资料确定,已知15号孔隔水底板标高109m,空中粘土层厚度4m,其余为石英砂含水层)。确定本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