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ID:40395409

大小:2.64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8-01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_第1页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_第2页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_第3页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_第4页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篇沉积作用与沉积岩1.第一讲:绪论2.第二讲:沉积岩的形成过程3.第三讲:沉积岩的构造特征4.第四讲:他生沉积岩5.第五讲:自生沉积岩第一讲绪论第一节:概念和术语 第二节:研究意义第一节:概念和术语1.沉积岩(Sedimentaryrock)2.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Petrology)3.沉积学(Sedimentology)4.沉积环境(depositionalenvironment)5.沉积相(Sedimentaryfacies)对沉积岩的理解形成在表生条件下;沉

2、积作用形成沉积物:水成、风成、冰成;从沉积物转化为沉积岩需要一个成岩过程.沉积岩的基本特征(成层性、含化石、具特征的沉积构造)1.沉积岩(Sedimentaryrock)沉积岩是在表生条件下,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逐渐被埋藏过程中经成岩改造而成的成层岩石。它是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出露面积最广(75%).2.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的岩相学特征、成因、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它是“岩石学”的一个独立分

3、支科学。3.沉积学(Sedimentology)这一术语是沃德尔(Wadell,1932年)提出的.最初是研究沉积物的一门科学。后来扩展为既包含研究现代沉积物,又包含研究沉积岩的岩相学特征、成因及相关地质规律的学科,因此,某种意义上,它包括了沉积岩岩石学的研究范畴。4.沉积环境(depositionalenvironment)指沉积物堆积场所的地貌特征与沉积作用特征的总和。寒冷气候温湿气候干旱气候大陆斜坡洋盆陆架海(陆棚)河河流环境的地貌特征为下切的沟谷(具有一定坡度),沟内有阶地、边滩或心滩,沉积作用

4、为流动的水体(水流)。又如:湖泊环境的地貌特征为陆地上具一定面积的积水洼地,沉积作用为波浪、沿岸水流及淡水生物活动等。5.沉积相(Sedimentaryfacies)一定沉积环境中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生物特征的总和。沉积相是有一定空间尺度的物质实体。如:河流相主要为砂砾岩或粉砂岩组成,具交错层理,有植物树干化石而无植物叶化石。又如:湖泊相常有暗色泥岩或细粉砂岩组成,水平纹理,含植物叶及淡水动物化石。第二节:沉积岩石学研究内容和意义1.研究内容1)沉积岩特征:宏观的颜色、成份、结构、沉积构造及生物特

5、征;微观的成份、结构和构造特征;地球化学特征。2)沉积岩成因:沉积体系、沉积环境、沉积盆地分析。3)沉积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4)沉积岩与成矿和成藏过程的关系。2.研究意义1)是地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沉积岩地层中记录了46亿年来地球表层的变迁和重大地质事件;既属于地球物质学科的分支,又有涉及到地球表层学科领域;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学的基础课之一。2)能源矿产与其它沉积矿产研究的基础。3)沉积岩岩石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是生态环境研究的基础。现代湖泊、深海沉积系列纪录了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6、第二讲第一节:表生带特点第二节:沉积岩的物源第三节: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过程第四节:沉积后的成岩及成岩期后改造第一节:表生带及其特点2.特点1)常温和常压(<150~200OC;1-20atm)2)水和大气的作用为主:水成岩、冰碛岩、风成岩3)生物及生物化学作用参与:A)是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制造沉积岩的原始产物(如:粪粒、生物凿洞产生的团粒等及生物粘液);B)生物活动(细菌)改变沉积和成岩介质的水化学条件,促使某些化学物质的沉淀和自生矿物的形成。C)由生物遗体直接堆积成岩石,如生物礁灰岩、生屑灰岩和煤等;4

7、)事件沉积作用:重力流和浊积岩、风暴沉积与风暴岩、地震与震积岩1.表生带——主要是指地壳表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它是包围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沉积岩就生成在这个层圈中,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沉积岩生成圈或沉积圈。水和大气的作用占主导“水成岩”“冰碛岩”“风成岩”寒冷气候温湿气候干旱气候大陆斜坡洋盆陆架海(陆棚)河第二节:沉积岩的原始物质及来源主要有4种:1—母岩的风化产物2—火山物质3—有机物质及生物壳体4—宇宙物质等1,母岩风化提供的原始物质母岩:早先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

8、岩和沉积岩)。母岩区: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被风化和剥蚀并提供沉积物质的地区。又称物源区或剥蚀区或蚀源区(Provenance)。1,母岩风化提供的原始物质物理风化作用或化学风化作用分别进行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产生碎屑、化学物质-自生矿物、不溶残余粘土等风化产物。寒冷气候温湿气候干旱气候大陆斜坡洋盆陆架海(陆棚)河反映矿物在一般风化条件下(富氧、中偏弱酸性)下的分解速率(或抗风化能力),粗略划分成三个级别。.不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