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教学设计

池上 教学设计

ID:40400420

大小:14.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池上  教学设计_第1页
池上  教学设计_第2页
池上  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池上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字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同学们,想一想:你偷偷地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指名说一说。2.有一个小孩也想偷偷地去做一件事,出示课件(插图):你们猜他正在偷偷地干什么?3.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池上》。(理解诗题:荷花池塘

2、里。)4.简介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词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出示生字“首、踪、迹、浮、萍”。指导书写“首、踪”。(二)熟读古诗1.划节奏读诗。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2.指名读诗。3.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

3、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4.齐读古诗。5.趣味诵读。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6.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三、图文结合,体会诗意(一)一、二行1.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在诗中找到与图片相对应的词语。3.再读感悟:(1)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娃:孩子。艇:船。(2)指导学生融情思考:他要去哪里?做什么事呢?(引出“偷采白莲回”)(3)出示莲蓬图片:你们知道莲子是怎么来的吗?(4)交流汇报(偷:行为瞒着人

4、)小娃是怎样“偷采”白莲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天真地,活泼的)(5)指导朗读。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指名读)(6)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二)第三、四行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3.学生汇报交流。(1)理解:解:不明白,知道。藏:隐藏踪迹:行

5、为所留的痕迹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留下的踪迹。(2)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3)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出示浮萍的图片。)(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小娃“偷采”不会被发现吗?为什么?(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指导朗读。(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四、课堂小结1.巩固练习:这首诗描写的是()的事情。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