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ID:40408168

大小:310.0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8-01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1页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2页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3页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4页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西欧---美国---苏联---新独立国家---2、概念:3、实质(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4、内容①②③5、影响:标志着以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开始被取代。例题: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D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的异同相同点

2、对德、日都进行了军事占领对战犯进行审判,使战犯受到惩罚不同点对德:分区占领---矛盾---德国分裂对日:美国单独占领---利益---全面扶植对德:四国较好合作,惩处彻底全面对日:美国主导,处理不够彻底全面占领方式处理程度德、日对反省侵略战争持不同态度的原因(1)战胜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2)二战后两国建立的政权基础不同。(3)两国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传统不同。(4)有关侵略战争的社会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别。(5)两国对周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不同。(二)、两极格局形成1、原因:矛盾加剧,关系破裂2

3、、标志:3、过程:①欧洲冷战---概念、表现、影响②苏联对抗---成立③亚洲热战---中国、朝鲜、越南(三)美苏争霸1、形成基础:2、过程:阶段时间特点原因表现一二三例题: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苏美关系出现某种缓和,其重要原因是A苏联需要美国的技术B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C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D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D思考:试述在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政策的原因。中国在美苏争霸中与美苏双方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原因。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美国主要阶段特征表现原因战后—70年代70年代80

4、年代90年代(二)西欧经济恢复(战后—50年代初)繁荣阶段(50、6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胀”(70年代—80年代)1、发展阶段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共同因素)?A雅尔塔体系下国际环境相对稳定,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B原有的工业基础、科技基础较好;C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的作用。D各国政府普遍进行了社会改革,实施社会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E各国政府都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利用。)F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5、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2、典型:联邦德国(1)原因(2)成果3、欧共体(1)背景(2)成立时间(3)目标(4)影响---政治、经济欧共体的建立是谋求欧洲统一的重要步骤,而谋求欧洲统一是千百年来欧洲政治家们的强烈愿望。历史渊源:必要性:①美苏争霸,欧洲成为争夺的主要目标。面临双方的威胁,必须联合。②随着经济发展,与美国争夺市场的斗争愈演愈烈,任何一国无力单独与美抗衡,联合是唯一出路。③经历两次大战,迫切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④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贫乏,过去主要靠殖民地,而殖民地的独立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必须打破国

6、家壁垒,加强联合。可能性①战后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接近。②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具有相同后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④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三)日本1、原因2、成果例题:二战后西德和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两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回答:(1)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有哪些相同因素?《导》411(2)两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四)矛盾与问题1、阶级矛盾---贫富差距、不满情绪麦卡锡主义2、社会危机---种族歧视、毒品泛滥、社会暴力3

7、、极右势力---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总结与思考:Ⅰ、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1)经济状况:战后--50年代初50-70年代70年代80-90年代(2)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经济格局:战后初期六七十年代80年代末以来Ⅱ、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关系的演变Ⅲ、二战后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Ⅳ、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①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②经济危机要求国家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③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④战后高科技产业需要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①产生于19世纪末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有所发展③二战后,广泛发展国家垄断

8、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①突破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更大程度上容纳社会生产力发展。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同现代巨额投资的矛盾③同私人垄断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削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