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ID:40419696

大小:24.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_第1页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_第2页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_第3页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_第4页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大邑特校课程设置解读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以培智教育为主,在“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的教育理念下,设置符合培智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活化课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智力和能力方面个体差异太大,完全没有普遍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采用小步子教学来达到教学效果,并注重有效结合学生家庭和社会,进一步强化和实践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生活语文注重学生语言训练,培养低段学生听说习惯,中段学生阅读书写和基本交往能力,高段学生理解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没有固定教材,在学生日常

2、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将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直接转化为语文表达,锻炼表达能力。学校也有校本教材,以自然四季变换为主题,围绕季节主题,结合具体的成都市和大邑县的地点、小吃、风景等条件来设置安排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以贴近生活为原则,如生活语文中的“水果”,我们鼓励学生去观察、品尝、触摸,充分利用视听嗅等多感官觉去感知。在说、写教学中,教学生介绍自己、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描述家庭和身边的事物。生活数学主要通过数前概念、数的概念、运算与运用等内容设计。对于培智学生,建立数的概念是最困难的,数字、逻辑都是虚幻的,要想让他们掌握并运用

3、,只能靠老师千万遍的引导。为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数”的问题,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学校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尤为重视,首先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实际入手,如穿衣时,知道薄厚、大小、型号、里外;使用钟表,计算时间;购物时,看懂商品价签,使用钱币,知道物品重量或体积,计算消费数额;外出活动时,会使用交通工具等。生活适应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生活经验

4、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参与生活劳动、社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融入社会能力。包括个人适应、家庭适应、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比如,学校专门设置各功能室和场地,有生活厨房(提供厨房教学资源)、学生宿舍后面开辟开心农场(提供蔬菜、庄稼、植物等教学资源)、宿舍楼内设置一间生活用房(提供学生起居教学资源)等;利用“全国助残日”契机,每年设计“助残月”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到各社区、单位、企业、学校、公园、动物园等参与社会活动。经过反复训练,很多学生能主动承担班级任务和家务劳动,管理好自己。特色课

5、堂根据学生特长、兴趣、年龄和能力程度,开设的以学生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为主的特色课堂。唱游与律动,对于培智学生来讲并不是为了会唱一首完整的歌曲、会跳优美的舞蹈等,而是为了从活动中直接获得快乐体验,提高生活质量。课堂上,教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运动与保健,由于智障儿童的动作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一般正常儿童,运动与保健能从体育运动与人体保健两方面有效培养智障学生动作能力,是培智学校完成缺陷补偿教育的特殊

6、需要。特校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阶段和类型(肢体动作不协调、精细活动困难、脑瘫、自闭症等),针对个体差异,利用自身条件、活动器具、运动设备以及辅具支持等,有效的结合家庭和社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进学生健康、提高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比如,低段主要进行感知觉训练、大动作训练、平衡协调能力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中段训练队列、游戏、走跑跳投等运动技能;高段主要围绕特奥项目、竞技体育游戏和竞赛开展训练,部分学生还在市级特奥比赛中获奖。绘画与手工课堂是在讲与练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动手操作

7、,绘画、泥工、纸工等课堂,运用各种工具,从事连线、涂色、临摹、创作;捏、编结、串珠、撕、卷、揉、拧、折、剪、拼、贴等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眼、手、脑协调并用的训练,是对培智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思考、判断设计、绘画出艺术作品,教师一般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刺激来促进学生视知觉成长;绘画过程中,练习手部和整个身体及手眼的协调能力;在发展认知的同时,也达到了美育和情感教育的目的。康复训练,虽然培智学生存在很多不可矫治的生理缺陷,大脑的素质也很难再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一定的康复训练也可以改善许多问题。学校的康复训练主

8、要针对学生功能障碍情况,结合家庭,通过认知训练、沟通训练、运动训练和情绪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重建和发展,改善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比如,通过教师一对一口部和发音训练改善只听不说、发音不准、词不达意等语言障碍;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身体不协调,生活能力差等情况;通过认知和行为模仿训练改善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