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

ID:40425145

大小:263.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02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_第1页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_第2页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_第3页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_第4页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文言文常见失分点及对策分析例:默写从下列各题中任选5句,不要多选(10分)(2005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例:默写从下列各题中任选5句,不要多选,否则按错计分(10分)(2005年闵行区初三期中试卷)一、粗心导致审题错误错误:全做审题之关键在于“选”。由于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目前实行有3套教材,文言文中分叉——即选题还将继续。从2005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看,选做有2处,一处是第(一)题默写部分,实施8选5;另一处在第(三)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题。这要求考生在考试之中务必注意细心。解决方法:用一分钟左右时间了解试卷结构,务必清晰哪些是必做题,哪些是选做题。默写还会因为考试粗心或者平时

2、学习不细心而出现丢分现象例:1、其岸似(势)犬牙参互。2、淑(俶)而(尔)远逝,往来翕忽。3、往来翕乎(忽)4、非读(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错误原因:1、混淆谐音字2、忽视生僻字3、对词语意义不理解这种错误较多地出现在古诗词默写中。解决方法:1、加深对于文言诗文词语的理解;2、做备忘录,强行纠正易错字。3、考试清醒,谨防笔误,时间充裕则在检查时结合默写理解一下默写内容的意思。例: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上海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卷)错误答案:A或C或D正确答案:B错误原因:将“选出意义相同的一项”看成“选出意义不相

3、同的一项”(反之亦然)解决方法:凡遇有“相同”“不相同”的题面,慎重看清题目。二、思维定势(审题不周密)导致审题错误例:文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1-2节题面:第一节用事实论证了什么?(2005年闵行区初三期中语文考试题)错误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答案:生于忧患(或者: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例:选文:《愚公移山》全文问题:从第3段的故事,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005年长宁区语文质量测试)错误答案:做任何事情要像愚公那样,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苦干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正确答案:在生活中要有主见,坚持“走自己的路”。(或者“贵在坚持”等)错误原因不仔细

4、审题思维定势用记忆解决问题,而不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解决方法:仔细阅读题目,以免“南辕北辙”之错。三、缺乏答题自信,优柔寡断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半山居雾若带然其两膝相比者(上海市2004年中考卷)错误答案:居:停留过了比:靠近等到正确答案:居:停留比:靠近错误原因:由于基础知识不是十分扎实,显得不自信,于是将所记得的实词义项全部堆砌上去;或者明确知道某一义项,却偏要堆砌一些近义词试图解释得更加清楚。然而在所做出的答案中,历来都是拣错误的或者相对不十分准确的记分。解决方法:结合全句进行理解,当机立断,简化答案四、译文不规范例: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然则人

5、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错误答案正确答案人常常有错误,然后人往往要犯过错,这样以才能改正。后才能改正。看到他射箭十中八九,但看到康肃公射的箭十中微微点点头。八九,他只是微微点头错误答案正确答案然则既然如此,那么解决方法1、解释要准确,对于词性活用的部分翻译尤其要注意。2、解释务尽,不留死角。3、根据现代汉语语法习惯添齐不能省略的成分。4、根据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理清词语先后顺序,使句子达成通顺完整。五、对于题意理解不透彻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过于牛,谓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差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

6、?”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腹裂而死。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中。此谓不自量力者也。问题:蛙的致命缺点是什么?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错误答案:蛙的致命缺点是嫉妒别人;建立目标不切合实际;自不量力。本文告诉我们不要嫉妒别人;要建立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要懂得量力而行的道理。正确答案:蛙的致命缺点是——自不量力。本文告诉我们:要懂得量力而行的道理。错误原因:对于题意理解不透彻解决方法:认真审题,不放掉题中每一个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