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

ID:40425412

大小:4.05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_第1页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_第2页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_第3页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_第4页
资源描述:

《《 9.2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课型新授姓名李其格年龄34教龄9年职称中一学校庄河市第十二初级中学联系电话13591722877二、教学分析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通

2、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内容包括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和液体压强的特点,了解一些生活中有关液体压强的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

3、象。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资源实验准备连通器、红墨水其他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投影仪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一、复习提问1.知识回顾: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思考、回答为本节学习做铺垫2

4、.学以致用: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课引入中的两个情景问题,让学生思考:情景1:为什么潜水员在深海里穿的潜水服要比在浅海里的厚重一些?情景2: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学生思考、回答1、首尾呼应2、应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所带来的乐趣,感受到应用简单的物理原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课堂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设问:通过之前的实验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大小有关,如何知道液体(ρ)中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究竟有多大?2.启发学生思考:既然同一液体的

5、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那么只需要算出该位置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3.通过ppt展示动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物理模型的方法,在液体中截取一段“液柱”利用压强定义公式结合质量、密度、重力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从公式P=p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受力面积无关。问:公式中的字母各表示什么物理量?国际单位是什么?4.举出几例让学生理解公式中“h”的含义,并与“高度”进行区分。分析、思考推导液体压强公式自主学习分析、归纳物理模型的方法是学生比较生疏的方法,教师通过借助图片启

6、发学生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过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确“深度”的含义。三、连通器(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在电子白板上完成)5、巩固练习:比较压强大小。让学生明确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大小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无关。6、师生共同分析课本第35页例题,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7、巩固练习: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85m,当水库水位为

7、175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g=10N/Kg)(一)定义出示连通器的图片及实物教具,让学生观察连通器的特点,认识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二)原理1.演示:在连通器内装水,观察水不流动时水面的情况,总结:连通器里装的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2.思考: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引导学生利用“液片”和运用“二力平衡”、“压强”公式等知识,对现象进行分析)(三)连通器的应用1.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连通器,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

8、“想想议议”,并借助动画了解连通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动画播放轮船通过船闸的过程。分析、解答学生思考、回答分析解答解答问题观察、思考聆听分析、解释现象阅读、观看巩固所学学习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题。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连通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三峡船闸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总结、思考让知识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