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1 力》教学设计

《七.1 力》教学设计

ID:40425579

大小:5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2

《七.1 力》教学设计_第1页
《七.1 力》教学设计_第2页
《七.1 力》教学设计_第3页
《七.1 力》教学设计_第4页
《七.1 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1 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七、1力是否属于地方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物理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下)相关领域无教材书名:八年级下册物理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10月提供者李家明单位:安徽省太和县苗集中心学校手机号:13075093003《七、1力》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第一节,它是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课本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中归纳出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学生形成一个

2、关于力的物理图景。学情分析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逐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

3、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和探究,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策略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从许多与

4、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认识过程,对力这个概念逐步达到认识、深化的目的。教学中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通过描述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力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变及运动状态的改变两个方面去认识力。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得出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力了。再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事例和实验,发现各实例毫无例外地都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

5、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说明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对力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初步较完整的认识。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等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展示攀岩的照片,提出问题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那什么是力呢?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板书:第七章力观看聆听吸引学生兴趣,引出章题。新课讲授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要想分析什么是力,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情况中,有没有“力”的存在?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

6、力了?谁受了力?(其他分析略)学生思考,并回答有。人。车。举出示例,归纳分析练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识别。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展示图片,引导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举、压、提、学生思考,并回答聆听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板书:第一节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符号:用F表示。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简单介绍牛顿找同学来掂一下鸡蛋,感受1N的大小那1N有多大呢?关于力,老师这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

7、.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聆听参与活动,体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磁铁吸引铁钉时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通过大量事例,概括力的概念。明确有关力的各种概念让学生有切身体验对生活中的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演示实验(1)捏一下橡皮泥;(2)拉伸一下弹簧板书: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讲授但有的同学说,我按桌子,就没有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