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ID:40427160

大小:509.1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8-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_第1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_第2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_第3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_第4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针灸学》第六章治疗总论教学目的:掌握针灸治疗原则与治疗作用;掌握针灸处方的概念要素及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掌握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概述】针灸治疗,就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进行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对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所在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行其气血,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

2、循的基本法则,是必须遵循的准绳。针灸治疗原则可归纳为: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补虚泻实的基本概念“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是指邪气偏盛。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实是区别人体病性的两大纲领。补虚就是扶助正气,增强脏腑器官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一、补虚泻实《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针灸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有其特殊的含义。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

3、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菀陈则除之”,就是对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采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清热”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清”法;“温寒”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温”法。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

4、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加用艾灸),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三、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各种病证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1.急则治标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标病处于危急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时,应按“急则治标”的法则,先

5、治其标病,后治本病。(例)2.缓则治本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表本同病,表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这个法则对于指导慢性病的治疗更有意义。(例)3.标本同治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标本并重,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例)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标本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所以临证时,要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四、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包括时辰)、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的不

6、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小结:针灸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驱除邪气。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的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一、疏通经络为什么要疏通经络?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果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疏通经络,

7、可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二、调和阴阳为什么要调和阴阳?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法则。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阴阳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