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

ID:40434145

大小:25.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_第1页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_第2页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_第3页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时1课时日期2017.4.27课型新授主备人蒙德璇文利中学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3)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浮力知识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1)通过现实生活中钓鱼浮漂的视频,对鱼漂进行受力分析。(2)通过利用注射器来实现沉浮实验等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总结出沉浮的条件。(3)通过公式的拓展物体的上浮、下沉、漂浮以及悬浮与被浸在的液体的密度的关系。(4)结合所学沉浮条件分析和掌握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

2、基本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生活中浮力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结合物理知识进行思考。(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潜艇、气球的工作原理。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器材注射器、水、鲜鸡蛋、烧杯两个、食盐、搅拌棒、橡皮泥、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启动课堂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浮力计算公式,进行个别提问,加深记忆。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为本节课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应用研究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行编辑钓鱼视频展示

3、鱼漂沉没提出问题:同学们都钓过鱼,你们很清楚鱼什么时候上钩?有鱼吃钓的时候鱼漂怎么样,没有鱼吃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视频很感兴趣活跃思考,试图解决预设问题创设情境,从农村学生最喜欢的钓鱼实例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感触。感知目标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浮力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新课教学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准备好实验器材,提出问题“怎么样使注射器实现沉浮”。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注射器实现沉浮的实验,总结实验

4、结论。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学生进行试验,把实验课堂还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总结归纳。提问部分小组说一说学生实验的感受和展示部分小组的实验成果和归纳的结论。学生感想很多,乐于表达让学生实验方法思维能表达出来,同学之间分享成果。教师请学生到讲台演示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学生乐于表现个别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也能促使大家向模范学生学习。二、浮力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思考总结。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借助成功的实验,重

5、点讲解潜水艇的沉浮。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展示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进行释疑解答点评。学生总结反思,理解落实。抓住考试重难点,链接中考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改变浮力的两个思路:一是改变物体所受浮力;二是改变物体自身重力。学生思考总结锻炼学生学习总结能力,并对浮力的应用加以落实。我学我用提问: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跟学生共同解决。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并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服务于生活”。本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本节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还学习了有关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一些知识

6、,希望大家能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灵活的用它来解决有关问题。学生回顾找出重难点知识梳理,便于落实。巩固提升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轮船将会______一些.(下沉、上浮)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作业1.查阅资料分析总结密度计的用途、工作原理,以及刻度特点。2.查找浮力应用的相关资料(如浮桥、孔明

7、灯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板书设计§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应用复习:F浮=G排=mgv排物体的浮沉:漂浮:F浮=GV排<V物上浮:F浮>GV排=V物ρ液>ρ物悬浮:F浮=GV排=V物ρ液=ρ物下沉:F浮<GV排=V物ρ液<ρ物浮力的应用1.轮船:“空心法”漂浮2.潜水艇: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利用空气浮力升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