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

ID:40438081

大小:950.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02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化全血分析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仪测血液细胞分析资中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陈正文2002年仪测血细胞分析的发展十六世纪人类认识到血液中细胞的存在其后的200年,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中细胞成份进行分类1956年,Coulter根据细胞的低导电性,设计了第一台A型单通道分析仪现今,结合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高频传导及激光散射等技术,生产出的五分类、多参数血细胞分析系统已得到普及。仪测血液细胞分析的方法1、电阻抗法:当细胞快速流经小孔时,由于细胞是不良导体,小孔电阻加大,相当于小孔的横截面积减少,在电流恒定的情况下,出现瞬间的电压变化而产生一个电脉冲,电脉冲的数量就是流经小孔的细胞数;电脉冲的大小

2、与细胞大小成正比,因此能进行细胞分类。2、光散射法:全血标本首先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细胞悬液,在鞘液的作用下,形成细胞流,细胞被排成单列快速通过光学检测区,当流动中的细胞和测定光束相交时,由于血细胞透光度与鞘液不同,引起光散射变化,引发一脉冲信号,信号的大小与细胞体积有关,以此来进行细胞计数及体积测定。3、组织化学法:在稀释液及溶血素的配合作用下,使红细胞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溶解,使各种WBC维持颗粒状态,保持一定的体积。从而保证了WBC计数的可靠性。将释放的血红蛋白经化学处理后转化为较为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在540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用比色法进行定量

3、测定。自动化仪器的分析原理电阻抗法库尔特基本原理自动化仪器的分析原理血红蛋白测定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是相同的。血液经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亦不同,吸光度各异但最大吸收峰均接近540nm。全血分析测定测参数(SysmexKX-21)WBCRBCPLTWBC分群RDWPDWMCVMPVHGBMCHMCHC红细胞参数脉冲计数脉冲高度、宽度比色法计算值用

4、于诊断贫血的参数RBC、HCT、HGB用于贫血分类的参数MCV、MCH、MCHC、RDW白细胞参数WBC、WBC分群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白细胞参数WBC分群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关系及区别(三分类)小细胞群中间细胞群大细胞群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幼稚细胞粒细胞白细胞参数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第二群称为中间细胞(MID),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幼稚细胞。第三群是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GRAN)。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与该标本

5、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类细胞的绝对值。可以看出,电阻法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在一个群体中,可能以某种细胞为主(如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但由于细胞体积间的交叉,可能还有其它细胞的存在。显然习惯上所称的“三分类、”“二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这个名称是不够确切的。国外多采用“三部法”(3-part)或“二部法”(2-part)称之。国内专家普便建议使用“三分群形态学中的分类与仪测分群的关系红细胞参数分析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HGB、RBC或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最低值即为贫血。贫血的定义红细胞参数分析用于判断贫血参数:RBC、HCT

6、、HGB用于贫血分类参数:MCV、MCH、MCHC、RDW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的指标,RDW愈大其红细胞大小差别愈大,在数值上用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表示。(SD或CV%)红细胞参数分析RDW的临床意义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析两类贫血患者的RDW变化,其中53例缺铁性贫血RDW全部增高(异常率为100%),而44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38例中RDW正常(正常率为88%)因此认为RDW可作为此两类贫血筛选及鉴别指标。诊断缺铁性贫血: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的RDW均异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7、观察:铁剂治疗早期RDW增大,后趋于正常。进行贫血的新形态学分类(MCV/RDW分类)根据RDW所反应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结合MCV分为六类贫血。红细胞参数分析MCVMCHMCHC正常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1.传统形态学分类2.MCV与RDW结合分类MCVRDW正常人小细胞均一性小细胞不均一正细胞均一性正细胞不均一大细胞均一性大细胞不均一红细胞参数分析MCVRDW贫血类型敏感性特异性缺铁性贫血96.5%98.1%巨幼红贫血100%100%溶血性贫血94.3%100%铁粒幼贫血94.7%95.4%再生障碍性贫血90.4%96.0%单

8、纯小细胞贫血87.6%91.4%恶性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